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今年最受欢迎的“沪漂”,不是人

2024-10-19 来源:吉趣旅游网

在上海,苏州河步道是跑步者的天堂。尤其是夏秋交接的夜晚,空气凉了下来,绿地里的植物散发的气味宜人,还能听到河水被风推着涌起一波波小浪。跑者哼哧哼哧地绕过懒懒卧在路中间的田园猫,虫子风铃般的鸣叫从绿地深处传来。

上海长宁半马公园。(图/图虫创意)

有一次夜很深了,我从河边跑过,树丛里远远就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以为是流浪猫在嬉戏。 不一会儿,两三只二三十厘米长的长条形棕毛生物彼此追逐着跑过马路,消失在另一边的矮树里。莫非是遇见了硕鼠?而卧在路中间的猫几乎不为所动。

又过了几天,在步道的另一处,我终于和这不明生物四目相对。它先是在树丛里发出介于鸭子和松鼠的声音,凄厉短促,而后飞速窜出,最终在汽车旁边停了下来。它几乎长了个九头身,像是Jerry鼠被拉长的版本。也许是见我们也没有什么威胁,便自如地继续它的夜行任务去了。

和我一同目击此景的情侣脱口而出:“给鸡拜年那个!” 哦,黄鼠狼进城了。

夜晚,穿越跑道的“流体”黄鼠狼。(图/顺顺 摄)

在上海市区,其实早有不少 黄鼠狼、貉、刺猬、赤腹松鼠、小灵猫等野生动物的目击报告。

有人出门遛狗,发现狗叼来了个刺猬不肯松口;漫步在上海“梧桐区”,无需留心观察,也能偶遇在树上凌波微步的赤腹松鼠; 在松江区,不少居民都目睹过貉,它们把小区假山当成自己的“洞穴”,在城市里扎根,生下了下一代。

2022年4月,松江区沪亭南路某小区的居民胡阿姨在自家门口捡到了一只刚出生的黑色“小狗”。“小狗”在胡阿姨的照料下慢慢长大,但直到两个月后身形依然细小,人们才知道是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小区假山安家的貉一家。 (图/王放 供图)

这几年来,居住在上海市区的人们多少会有身边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体感。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变好了吗?

从2019年来到上海开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放就开始了对上海市区野生动物的研究。2022年起,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起“貉口普查”项目,由大众志愿报名参与,调查貉在上海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等。

在我和王放碰面的早晨,王放刚从杨浦区的一个小区回来,那里有人报告遇见了疑似小灵猫的生物。从2022年开始,上海已经建立了贯通全市的野生哺乳动物监测系统,方便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实时了解城市野生动物的情况,王放负责了这个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我和王放聊了聊 上海动物进城这一现象。野生动物进城的本质,也许终究是人的问题,是人如何重新处理自身与周遭环境、与其他生命的关系的问题。

△王放,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东方学者、仲英青年学者,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构成和维持机制,以及濒危珍稀物种的保护管理。

神奇动物在身边

2019年,王放刚结束国外的工作到复旦大学任教。去食堂的路上会路过一个小河边,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能遇到一只黄鼠狼妈妈。它从小河边捕食,抓鱼或者抓青蛙,之后再回到家里去喂孩子。那个时候,王放想着,也许上海城市里的野生动物也会是他的研究对象。

当时复旦大学江湾校区还在持续改建过程之中,今天的新体育馆和新食堂在当时还是大面积的荒地,整个校区超过一半的面积是绿地和湿地,一条2.7公里的江湾生态廊道就在旁边,这是上海首块试点综合生态养护的公共绿地。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一角。(图/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官网)

从一头走到另一头,有连续不断的绿色步道,旁边就是小河。王放来面试的时候,主持面试的教授们带他逛了校园,当时他就想到了位于美国东部的波托马克河,人的生活被镶嵌到自然里。

2019年,他和团队在学校附近设了几个红外监控点。 不久后的2020年夏天,他们在相机录制的视频中,发现了小灵猫的身影——这是一种被认为已经在上海历史栖息地上消失了二三十年的生物。

小灵猫优雅的身影。 (图/王放 供图)

它体形轻盈,皮毛上有豹纹斑点,有点像豹猫和黄鼠狼的奇妙组合。虽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在这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小灵猫的观测数据。此后,监测相机又多次拍到了它的身影。1年后,团队在上海又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上海市级保护动物狗獾。

豹猫出没。 (图/王放 供图)

当我们说野生动物进城的时候,预设的是,野生动物是外来闯入者。 但实际情况是,小灵猫只是回到了它的上海老家,甚至,它们一直在人类社会的夹缝中生存。历史上,我国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的广大区域,甚至舟山群岛、台湾岛都是小灵猫的栖息地。

王放说,中国或者全世界任何一个悠久的城市,在形成过程中都离不开优渥自然资源的支持,野生动物和人一样,都喜欢这样的环境。从漫长的历史来看,城市动物的急剧退缩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情,快速的城市化建设把它们暂时驱离,但是一旦城市化完成,绿化生态建设加强,一些野生动物就会回来。

就如如今贯穿主城的42公里长的 苏州河步道,原本为了建设防汛设施,两边生态均被破坏,这些年经过改造,已经变成了植物种类丰富的生态廊道。从数据来看,上海的绿化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例如2023年,上海就新增了6.7万亩 森林面积,新建了1044公顷的绿地,包括新增162座 城乡公园

上海苏州河某段。(图/图虫创意)

但并不是所有动物都会回来,前提是要适应。

王放说,如果能适应城市噪音、人类的活动,以及克服对人类的恐惧,那对一部分野生动物物种来说,城市就有机会成为绝佳的生活场所。比如城市食物、水源很多,一些小区甚至能提供复杂的环境,既有地下室,又有山坡,还有几十种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从某种角度看甚至超过了野外。

但这个环境也同样充满了风险—— 无论是滚滚的车流还是持续不断的人类活动,都考验着野生动物的适应能力。

进城“务工”的貉

在上海,最能适应进城生活的野生动物之一就是 。成年的貉身体长度大概半米,有着灰棕色皮毛,眼口鼻周围是一小团白色,长得有点像浣熊,在网上还有人调侃它们为“干脆面”。

小区里的貉二代。 (图/王放 供图)

2020年夏天,松江某小区内就有居民发现了貉。貉的出没给居民造成不小的困扰,甚至有人报告貉攻击了人类,社会新闻迅速发酵。王放最初的感觉是不可思议——毕竟貉被认为是一种胆小的动物,不会让人类靠近自己,更别提主动攻击人类。

当时王放带着团队去做调查,很快他发现一只睡在灌木丛里的幼貉,在被人群的声音吵醒后,这只貉并不慌张,而是淡定离开。 他意识到,回到上海市区生活的貉,生活习性已经发生了变化,“最开始与城市里的貉打交道时,脑子里还是传统观念,觉得貉是夜行动物。”

但他分明看到了下午四点多,貉就躲在洞穴门口,看人、看猫、看狗路过,观察了一会儿,大概是觉得没有什么威胁,便走到王放脚边,抬头看了看他,甚至用鼻子闻了闻。王放当时内心感慨,“这动物也太自来熟了,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城市生活”。

实际上,貉在上海生存的历史比人类更加久远。到了2020年疫情期间,春暖花开,貉进入了繁殖期,同时人类活动骤减,貉的生存空间探索开始扩张。

小貉闯上海。 (图/王放 供图)

在2024年调查统计中,上海有貉分布的点位超过300个,加上城郊的南汇东滩湿地,貉总数在3000只至5000只之间。 除了2020年人们最先知道的松江区,在闵行南部、金山、杨浦、静安、浦东等地,都有新的貉点。

貉的体型比猫大点,比柯基小一点,没有凶猛的捕猎能力,所以在野外生存需要小心谨慎。但貉聪明机警,只要能适应,城市生活反而比较滋润;小区里的假山和地下车库是它们的天然洞穴,城市里没有大型捕猎动物也不必担心危险,而大量厨余垃圾和人们投喂的猫粮则成了它们唾手可得的食物。

貉出没。(图/王放 供图)

在调查过程中,王放研究团队的一个原则是不做预设。野生动物在城市究竟好不好?人们可以讨厌野生动物吗?他们觉得除了对野生动物进行研究,还要问问市民的意见。

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特别细的问卷,比如“您能接受小区里有貉吗?接受几只?不能接受的话,是因为晚上吵闹还是粪便气味,或者是天然就害怕……”,这些问题全部做完需要15到20分钟。

2020年的时候,他们收回了400多份问卷,这份问卷得到的市民意见,直接修正和指引了调查管理工作。比如大家普遍最担心的现实问题,是野生动物身上有没有病毒和其他传染病。

市民害怕病毒和传染,他们就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始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研究;害怕咬人,他们就去统计人貉冲突的情况。2022年,他们开始给貉做病毒检测,事实证明是阴性;而调查的貉咬人事件,在十年中的总量只有个位数,远远低于城市里被猫抓伤咬伤的数据。

不要低估市民的好奇心

无论城市野生动物是否变多,能肯定的是,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变多了。

疫情居家期间,无法远行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到了附近。像是那个时候,上海居民朱思源就以身边的动物朋友拍了一个系列短纪录片——《野性魔都》,记录了各种昆虫、鸟类的生活日常。

扁锹甲。(图/B站“野性城市”频道截图)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人们对野生动物又充满了无以名状的恐惧,恐惧也来源于不了解。当时王放突然觉得,野生动物研究总把目光放在荒野,对身处的城市竟然一片陌生。当他想要查询城市相关野生动物的资料,发现很多物种几乎是空白。

2019年,他开始四处找钱,去启动城市野生动物的调查。9月份的时候,众筹发出,没想到一个星期过去,有4000多个人参与。

第一次碰面讨论的现场,来了170多个人,原本安排的会议室都坐不下,有些人只能站在后排。那个时候,王放意识到这个事情有点“变质”了,从一开始的众筹变成了“共创”。他发现,来参与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市民会提出各种意见。

2020年1月的一个周末,100多个市民一起到上海的城市公园展开第一次野生动物调查。王放的复旦团队和赵翔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团队一起,把红外触发相机寄给市民,分成十几个队伍在两天之内走遍了上海9个公园去调查。当上海市林业总站也加入之后,这成为了后来上海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雏形。

2022年,三方联合团队开始试着把之前招募市民参与野生动物调查的经验用在“貉口普查”上。原本准备招100个人,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内有350个人报名了。

貉口普查以“公民科学”的方式进行。(图/王放 提供)

当时王放感觉到了上海市民对野生动物的好奇心和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第一年在一个小区做调查,他发现一个市民自己准备的材料比他们专业团队还多,还有一个孩子的爸爸直接带着大海报和宣传材料,说准备在学校做一圈展演。

到了第二年的貉口普查,王放本以为这已经不新鲜了,不会有太多人参与了。结果报名的人更多了,而且慢慢出现了一些愿意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调查长期投入的人。王放说,一些参与者不只是为了好玩,而是产生了一种使命感,想要从普通队员成为领队,想要做更多的事情。

有一个参与调查的女性说, 她的孩子参加过貉口普查,现在已经去了加州大学学动物学。还有人把貉的普查做成绘本,也有电视台决定做一期节目……雪球慢慢滚动,2024年,貉口普查成了上海市科委的定向资助项目。

刚刚过去的2024年貉口普查,普查的范围从松江、闵行扩大到全上海。在连续几年的貉口普查中,貉在上海的形象慢慢转变,从一种未知的令人害怕的闯入者变成了受人关注的小明星。另一方面,公民参与的方式,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放置红外摄像机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图/王放 提供)

在各方的配合下,小区停止了猫粮的无序投放,更严格管理湿垃圾,排空景观水池减少水源,科学地进行“栖息地管理”。如此一来,貉慢慢地就回归自然习性,自主觅食,有部分貉会主动离开居民区,小区里的貉密度自然就降低了。

2022年的“貉口普查”社区密度是每公顷1.08只,比野外高20倍左右。这个数据意味着一个中等大小的小区有20只貉,“密度稍微有点大”;到了2023年密度降到了0.43只,降低了65%;2024年这个数字又有了轻微下降,“更接近人和野生动物能够共存的安全密度”,更接近野外的自然状况了。

“貉口普查”的部分核心结论,如“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还被纳入2023年10月1日正式生效的《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如果没有过量的食物,不能够轻易地找到繁殖的场所,那野生动物的密度会降低到接近自然的水平。这既避免野生动物种群陷入生态陷阱,也避免貉扩张后影响人类的生活。

王放说,上海拥有中国最好的自然博物馆,还有一批很棒的社会机构公益组织,还有一群有好奇心也有情怀的居民,因此上海正在成为全国博物氛围最好的城市之一。

在震旦博物馆进行的一场关于“动物痕迹”的分享。(图/顺顺 摄)

另外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上海也做了很多努力。环城绿化带工程,既是城市的边界,也成了野生动物得以移动的连贯走廊带。

目前,上海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闵行区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松江区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栖息地、东滩湿地公园扬子鳄种群恢复栖息地等。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至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

在王放看来,目前这22个栖息地还都位于远离市区的郊野环境。而他们这个规划的建议之一,是希望在市区建一些小微生境,做一些生态的跳板。像长宁区的一些“生境花园”项目,将小区周围废弃的地块利用起来,改造成生活多样性和居民休闲结合的绿地。这些地方也会成为野生动物在城市里栖息的过渡带,给居民的生活也增加更多美好和活力。

编辑:曾宝气,校对:遇见,排版:小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