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年小品的台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8:07

部分台词:

高秀敏:你咋这么慢呢?

赵本山:咋快呀,我还会飞呀?

高秀敏:你咋不知道着急呢?咱家那鱼塘快到期了,那乡长小舅子急了,他要承包,这么大事儿咱不找乡长说说能行么?

赵本山:既然到期了说也没用!

高秀敏:咱最后再争取争取呗!

赵本山:你争取你这大过年你也太抠了,就带俩王八,丢人。

高秀敏:要说依着我呀这俩完应都不拿了。

赵本山:那拿啥呀?

高秀敏:现在是不时兴送礼了,都讲究用感情沟通。

赵本山:咋沟啊?

高秀敏:用语言,说好听的呗。

赵本山:完了,你让我玩鱼塘行,让我玩语言好有一比呀,

高秀敏:比啥呀?

赵本山: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

高秀敏:我说你呀你呀,一整这没用的你一套一套的,老头子你听我的,进屋咱先别着忙说事,猛劲给他戴高帽,多说几句拜年嗑,只要乡长心一乐,保证沟通的差不多。

赵本山:戴高帽人就给你乐?

高秀敏:那咋的,别说他乡长啊,就是大总统给他戴高帽他都乐啊,戴高乐么!

赵本山:哦!

高秀敏:敲门

赵本山:哎呀我就怕见领导!

高秀敏:你记住了,进屋先别着忙说事,看我的眼色行事。

赵本山:恩,你敲吧!

范 伟:哎呦,回来啦!你是?

高秀敏:我是你老姑。

范 伟:老姑?

高秀敏:啊,咱俩原来一个堡子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你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想没想起来

范 伟:你是那家来的?

高秀敏:东头老高家,把门第一家,三间大瓦房,我爹高满堂。

赵本山:外号高大毛子!

范 伟:哎呦,这个是?

高秀敏:他呀,是我老头儿。

赵本山:高大毛子是我姑爷,不是,我是他爹的老丈人,不对,他爹是我岳父,我们俩原配。

高秀敏:乡长啊,要是在我这儿论那你还得管他叫老姑父呐!快来认识认识啊。

赵本山:老姑父,过年好?

高秀敏:反了,他管你叫老姑父。

《拜年》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路

首先说,从大环境上看,“反腐”在那几年是一个重要主题,这个看影视剧领域的流行作品也能看出来,《雍正王朝》的走红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赵本山在《拜年》中有一句乍一看很普通的台词“下来了!庸乎啥啊,*啦?”赢得了满堂彩,“*啦”也成为那几年的流行语之一。

其次来看,赵本山的小品创作思路在那几年也是一直在改变,从最早《相亲》《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这样的温情路线,逐渐走上更高级的讽刺、针砭时弊的思路。

但是,由于在1995年的《牛大叔提干》中有过险些被毙掉的教训,赵本山小品的创作更加谨慎,比如在《三鞭子》中,反面人物居然只是一个司机。

而到了《拜年》中,赵本山小品的创作思路更加巧妙,用了一个反讽的方法,看似在讽刺养鳖大王赵老蔫两口子,实际上是一种反衬。不得不说,这个创作方法非常巧妙,达到了作品的目的,也实现了主旋律。

小品《拜年》的编剧是何庆魁和张庆东,两位都是来自东北土生土长的喜剧作家,因此《拜年》里有着浓浓的东北喜剧味道。

何庆魁这是连续两年和赵本山合作,在头一年里他只是参与了创作,而这一次他则是第一作者,担纲小品主创。

此外,何庆魁还力主让高秀敏和赵本山合作,因为高秀敏当时对和赵本山合作是持一部分反对意见的。虽然当了配角,但高秀敏在《拜年》排练的过程中依然尽量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包袱。

比如在小品中有一句不错的台词:“霹雷一声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带领农友闹*……”,这句台词本来是赵本山说的,但他在彩排时没说响包袱。

高秀敏见状立刻建议由自己来说这段台词,赵本山同意了。在下一次彩排时,高秀敏说的挺好,包袱响了。

但是,第二天高秀敏发现赵本山两眼通红,一问才知道他一夜没睡着,合计还是想要回那个包袱重新设计。

最后,就在高秀敏和赵本山的“你争我夺”之下,这段台词就成了最后的效果,高秀敏字正腔圆说前三句,赵本山最后一句用了模糊的“呵呵哼哼呵呵呵”,堪称神来之笔。

当然,两人在配合上还是有一些细节没弄好,比如小品开头那个“戴高乐”的包袱,高秀敏自己说了垫话又自己说了包袱底,结果这个包袱没怎么响,如果换成高秀敏铺垫,赵本山说包袱底,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

无独有偶,《拜年》“铁三角”中除了高秀敏争取戏份之外,范伟也有些“不安生”,他觉得自己这个范乡长的角色实在不出彩,比之前他演的“胡秘书”“范老师”和“司机”都要没意思,因此他一度闹了情绪不太爱排练。

实话实说,范伟有情绪也属正常,毕竟这个“范乡长”的角色设计确实单薄,但是剧情结构所限,这个“范乡长”就是一个正面人物,实在难以出彩。你想《刘老根》里李正春演的冯乡长为啥很出彩,因为那是一个反面人物啊。

此外,范伟和高秀敏的情况多少也有一些类似,他在和赵本山合作前已经小有名气,说相声还拿了全国金奖,作为一个有梦想的演员,他当然不愿意一直当配角,尤其是当不出彩的配角。

经过赵本山的开导,范伟还是“愉快”接受了“范乡长”这个角色,兢兢业业完成了排练和演出。

可见,“铁三角”的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三个人都有个性,能力都很强,所以才会有摩擦和磕磕绊绊,但也是因为三个人都有个性,强强联合才更出色。

《拜年》的精髓所在

《拜年》被很多人誉为赵本山最经典的小品之一,最关键的是这个小品不论创意、结构还是表演都是顶级的。

“反腐”并不算新鲜的创意,但《拜年》的新奇在于,它是用了“反讽”的方法,看起来这个小品里“出洋相”的都是赵老蔫夫妇,似乎他们才是反面人物一样。

实际上,小品正是从赵老蔫夫妇身上反衬出一些应该抨击的现象,再加上一个虚拟的负责“添油加火”的“乡长小舅子”,整个小品的立意就起来了。

而且,由于范伟饰演的角色是正面人物,这样也就规避了一些审查时的风险。这样的创意保证了主题不变同时也保护了小品本身,实在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作品。

《拜年》的剧情结构是经典的小品结构,剧中人物关系和状态经历了两次反转,十五分钟时间内,赵老蔫夫妇上演了三种不同的神态和语言,这才是真正的小品结构,短小精悍有内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