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2:59
一、抓好班子建设,加强组织领导。
筹建初期,该厂就成立了团支部。以后随着团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又调整为团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党支部始终把团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兼青工委员,亲自分管青年工作,并为团总支配备了专职干事。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工作的指导,厂部还成立了青年工作指导委员会,明确规定了五项具体职责:1.定期听取团总支的工作汇报,分析研究青年中的思想问题;2.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3.经常深入青年职工中,听取他们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4.抓住骨干力量,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5.及时发现、总结青年中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现在,该厂的青年工作从上到下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网络。
二、提出工作目标,激发团干部的工作热情。
团总支一成立,厂党支部就提出了力争年内创公司级先进团组织的工作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团总支先后制订了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明确了团的组织建设、团内的基础工作、青年的宣传教育和文娱活动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党支部要求团总支的工作,要有重点、有实绩、有创新;团总支在开展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抓汇报、抓落实、抓考核。
为进一步提高团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热情,党支部还吸收团总支委员参加“党的基础知识学习小组”学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团总支又专门举办了一次《团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及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讲座,向团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该厂14名团干部正以旺盛的热情、充沛的精力,积极认真地工作,为创建公司级先进团组织而齐心努力。
三、开展系列教育,提高青工素质。
新沪面粉厂是一个新建企业,筹建期间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对一批批新进青年职工,党支部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教育课,使这些青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克服将会遇到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积极投入火热的建设工地。
为在团员青年中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团总支还举办了团课系列讲座活动。从“五四”运动的意义、入团的条件、团员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青年们进行系统的正面灌输。帮助大家明确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在企业经济建设中的任务,提高思想觉悟和自身素养,树立先进青年的形象。
该厂的青年职工,大都二十岁左右。针对少数青工在恋爱问题上出现的情况,厂党支部领导在团课系列讲座活动中,以《怎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为题,及时给全体未婚青年上了一次团课。帮助大家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大家应把爱情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珍惜现在学习和工作的黄金时期,多学点知识充实自己,以事业为重,为企业的建设多作贡献。
四、颂扬新沪之事,培育新沪之人。
在新沪面粉厂的建设工地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此,厂党支部利用《新沪政工简讯》、黑板报和大小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和表彰新沪职工中的闪光点,弘扬正气,以身边出现的先进事例教育全体青年职工。
与此同时,他们还认真做好少数后进青年的转化工作。针对青工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抓住不放,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有一次,几个青工在厂里参与。厂党政领导得知后,及时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给他们讲明只要改正错误,领导对他们不会另眼相看。然后,又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共同做工作。厂领导过细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这几位青工深感对不起企业,表示要好好改正错误。他们的家长对此也深为感动,觉得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样的企业,做家长的也就放心了。
现在,这几位青工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其中一位当时曾担心以后领导会把他看死而打算辞职的青工,现在表现还比较突出。
五、成立青年突击队,配合企业中心工作。
为了配合企业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党支部提议团总支成立了一支“青年突击队”,开展突击义务劳动。党支部领导经常和突击队员们一起参加劳动。
这是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青年突击队。哪里有突击任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劳动过程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表现得十分突出。一天,大雨磅沱,一批引进设备零件需要搬运。队长带领青年们冲进雨中,硬是靠手搬肩扛,将笨重的机器设备全部搬进了车间。衣裤挂破了,手脚划开了,他们毫无一句怨言,始终是生龙活虎。
据统计,青年突击队成立五个月来,参加突击义务劳动达186人次。现在,这支突击队已由成立时的9人增加到25人。而且,在每次突击劳动中,总会发现有许多非队员悄悄地加入进去。
六、关心青工生活,调动工作积极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因而,关心青年职工的生活,是增加企业凝聚力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关心他们的生活,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新沪面粉厂的青工中,有一部分人来自边疆,按回沪后,远离父母。厂领导及时给他们送去温暖,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除夕之夜,厂党政领导来到他们中间,带来了美好的祝愿和丰盛的菜肴,使这些青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感动了,眼睛湿润了。电工班11名青工,家住郊县。青年人不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会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让妻子精心烹制了一锅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