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1 15:33
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或称为蓝菌门。虽然传统上归于藻类,但近期发现因为没有核膜等等,与细菌非常接近,因此现时已被归入细菌。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
目前,河蟹塘比较常见的有害蓝藻为微囊藻。
肉眼下的蓝藻
光学显微镜下的蓝藻
那么,蓝藻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
1、造成水体缺氧
当蓝藻大量繁殖后,形成水华,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一旦出现“倒藻”极易导致水体缺氧。
2、导致河蟹肝中毒
河蟹塘常见的微囊藻能产生微囊藻毒素,此种毒素为肝毒,能损害肝脏。
那么,产生蓝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蓝藻作为一种自然生物,它能够成为优势种,必然遵循一个自然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那么蓝藻的竞争者是谁呢?那当然要数其它藻类。那么大自然为什么会选择蓝藻成为优势种呢?因为进入六月份,高温、高pH值、缺乏C源时,蓝藻也能很好地生长,而其它藻类的生长则受到*。
1、高温
早期水温低,蓝藻的生长受到其它藻种制约,蓝藻不可能大规模暴发,当水温达到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2、高pH值
早期河蟹塘种植的水草(如伊乐藻)活力不足,且草的量不多,水体的pH值还不高,还适合其它藻类繁殖,随着养殖过程地进行,当水草大量生长时,能造成pH值过高,其它藻类难以生长繁殖,而蓝藻却能大量繁殖。
3、缺乏碳源
随着养殖过程地进行,水体输入的N、P在不断地增加,而C源在不断消耗,造成了C源的缺乏(主要为小分子的二氧化碳),在缺乏C源的情况下,其它藻类很容易出现“倒藻”,而蓝藻能够利用除二氧化碳外的其它C源,并且大量N、P的输入给蓝藻的生长提供了必须条件。
那么,针对产生蓝藻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
1、降低pH值
河蟹养殖的中后期,引起pH值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塘里的水草过多。那么降低pH的根本做法:合理种植水草密度,将过多的水草捞出。其次,可以通过定期使用多元有机酸如“水博士”,降低并稳定pH值。
2、补充碳源
通过定期(如7~10天一次)使用生物菌制剂,如芽孢杆菌、乳酸菌、复合菌等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能被藻类利用的碳。同时,亦可定期(如7~10天一次)直接使用含丰富碳源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