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新设计Cas9蛋白,解决脱靶问题,让基因编辑更安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2 10:5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利用向导RNA(gRNA)引导Cas9酶定位至目标DNA序列,实现DNA双链断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从而进行基因编辑。然而,脱靶效应了其临床应用,因此降低脱靶概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2022年3月2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期刊上发表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mismatch surveillance by CRISPR–Cas9》,揭示了CRISPR-Cas9系统中脱靶的结构机制,并基于此重新设计了Cas9蛋白——SuperFi-Cas9。实验显示,SuperFi-Cas9的脱靶概率降低了数千倍,同时保持了与原始Cas9蛋白相同的编辑效率。

研究团队通过冷冻电镜观察到,当gRNA在第18-20个碱基错配时,Cas9酶通过一个手指状结构稳定了RNA-DNA双链,使其看起来像是正确配对,进而顺利进行DNA切割。这种机制使得Cas9酶在错配位点仍能进行编辑,导致脱靶效应。对此,论文第一作者Jack Bravo形象地描述为一把椅子,尽管其中一条腿断了,通过胶带固定后还能继续使用,但不够稳定。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团队设计了SuperFi-Cas9,其手指状结构部分被改造以避免在错配时稳定DNA结构,从而减少了脱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SuperFi-Cas9的脱靶概率降低了约4000倍,同时保持了与原始Cas9蛋白相同的编辑效率,显著提高了基因编辑的安全性。

其他实验室也在尝试通过重新设计Cas9来减少脱靶效应,但大多数版本在提高准确性的同时牺牲了基因编辑效率。相比之下,SuperFi-Cas9不仅降低了脱靶概率,而且保持了高效编辑DNA的能力。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对SuperFi-Cas9在活细胞中的编辑效果进行测试,并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Cas9新版本。同时,他们已对该技术申请专利,并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技术商业化办公室合作寻找合作伙伴,以实现技术转化应用。

除了脱靶效应,Cas9酶的尺寸也是其广泛应用的因素。为此,多个实验室正在开发尺寸更小的Cas9酶。例如,斯坦福大学亓磊团队开发的CasMINI系统,与传统CRISPR系统相比,体积更小、功能更全,更易于传递至哺乳动物细胞,适用于CRISPR基因编辑的临床治疗。

此外,CRISPR先驱Jennifer Doudna教授共同创立的基因编辑公司Mammoth Biosciences也在研究和开发小型Cas酶,包括Cas14和Casɸ。该公司已获得1.95亿美元新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