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9: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21:59
文化观念的演化源自英语culture、德语Kultur等,古已有之,承载不同语言系统中的观念。明治维新后,日本引入这一概念,中国在清末民初接纳并结合了中国古人的观念与西方近代文化观念。当代西方文化研究影响着中国学者对全球化的中国文化处境和走向的思考。
从原始意义看,中西古代“文化”概念不同,中国“文化”指向精神层面,西方则始于物质层面。古汉语“文化”源自《易经》中的“文”与“化”,最初意指复杂、繁多的事象。最早将“文”与“化”连用的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西语“文化”词根cultura源自拉丁语,原义是耕作、饲养等物质活动。
讨论“文化”不可忽视与其相近的“文明”。文明同样来自拉丁语,意指“公民身份”和“有组织的社会”,也有“文明的、开化的”等义。文明与文化在某些意义层面相互搭接,且常常混用,同样包含与蒙昧相反的含义。古代到近代,“文化”观在中西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的不同理解与演变。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文化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讨,强调社会政治与历史的维度。他们的观点更侧重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阶级矛盾与对抗等角度来看待文化。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文化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状态等。
“文化”概念在中国学界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所用的“文化”一词来源于西文Kultur和Culture等的汉译名,这一译名的采用,既是因为中国古籍中已有类似概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入汉语的“文化”一词,用于翻译德文Kultur和英文Culture。清末民初,大量中国学生赴日求学,许多新名词如“文化”首先出现在日本期刊杂志上,随后被引入汉语。由此,“文化”及其他新名词多经过日文中介。
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文明。康、梁、章、严等人在其文章中频繁使用“文明”一词,梁启超尤为突出。他强调“文明”是“野蛮”的对立面,用以描述西方社会的先进性。而“文化”在当时使用较少,梁启超被认为是最早使用“文化”一词的学者之一。他论述义和团功绩时,用“文化”指文治教化。
1902年,《游学译编》中杨度使用“文化”一词,指思想进步、学术昌明和社会进步的新面貌。同年,《新广东》一书中的“文化”亦指文治教化。戊戌变法后,康梁等改良派倡言立宪。章太炎在驳斥保皇观点时,提及“文化”指人文精神、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1907年,章太炎从文化与种族关系角度立论,提出中华文化实质上是汉族文化,其他少数民族在被同化后才能纳入。
在《中华民国解》及后续文章中,章太炎进一步明确“文化”内涵,包括语言文字、居食职业、法律符令等。他强调教育的根本应从自国自心出发,讨论从周朝到清朝学术进退得失,提出清朝学说虽进步,仍需深入探讨语言文字、文字缘起等。
梁启超认为,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概念。他将“叶种”视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而“叶果”指其创造成果。梁启超在物质层面列举了如衣食住行及其成品、土地开辟、道路修建、工具机器等;在精神层面则包括语言习惯伦理、政治经济法律、学术著作发明、文艺美术创作及其作品、宗教等。他的定义受到泰勒等西方人类学家的影响。
梁漱溟则认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包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求生存要求,社会生活涉及与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精神生活则包括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他将文化定义为“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并认为文化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方面都应有所涉及。梁漱溟更侧重于“依靠”的概念,而梁启超更关注人类的“创造”。
胡适的广义文化观涵盖了器具发明、火的发明、农业发明、文字发明、印刷术发明、望远镜、无线电发明等,认为文化是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表现。陈独秀则认为文化的内容只包括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样,不包含军事、政治(实际政治)和产业。
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更多从“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关系出发,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讨论问题。陈独秀认为新文化是对旧文化不足的补充,新文化运动应该包含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新文化运动还旨在制止某些倾向并推动文化的发展。
战争、发展产业、提高劳动者权利与地位,实现人的平等,是新文化运动的实质。以“五四”为开端,青年知识分子检讨并争论了传统思想、观念、道德和体制,特别是中西文化比较。杜亚泉、李大钊、陈独秀等比较中西文明特点,认为西方文明为“动”、“积极”、“创造”与“科学”的,而东方文明为“静”、“自然”、“依赖”的。陈独秀则将西方民族描述为“以战争为本位”、“以个人为本位”,并对比了中西方在法治、感情、实力与虚文的不同。梁漱溟从物质、社会与精神生活三方面探讨了中西文明差异,强调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改造西方文化。陈序经和胡适主张全盘西化,但遭批评后,胡适试图调整为“充分的世界化”。新文化运动提出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与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文化观念的演化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的理解与演变,中西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特征和演变轨迹。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学者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比较,探讨了文化在社会、政治和历史维度中的作用。这些讨论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文化观念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