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湖北省保康县城关镇封银岩村二组滑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7:3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04:42

1 滑坡概况

2011 年 8 月 4 日 至 7 日,湖 北 省 保 康 县 遭遇持续 降 雨,县城 累 计 降 雨 量 达67. 6mm,8 月7 日上午 9 时,保康县城关镇封银岩村二组王家沟两侧坡体发生 2 处滑坡,Ⅰ号滑坡体位于王家沟南东侧,平面形态呈半圆弧状,宽250m,长120m,平均厚 6 ~8m,体积约 21 万 m3。Ⅱ号滑坡体位于王家沟北西侧,平面形态呈半圆弧状,宽80m,长60m,平均厚4 ~6m,体积约2. 4 万 m3; 滑坡总体积约 23. 4 万 m3,滑坡规模为中型土质滑坡。在降雨诱发下,封银岩村二组滑坡易再次发生滑移变形破坏。主要威胁王家沟沟口居民区与农田安全。Ⅰ号滑坡前缘有 150m 左右的缓坡,滑体下滑后多堆积于斜坡地表,影响区东西长 200m,南北宽 190m,影响范围约 38000m2。Ⅱ号滑体规模较小,滑体前缘受王家沟控制,滑动范围有限,主要威胁滑体后缘3 户居民共 7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区东西长 80m,南北宽 60m,影响范围约 4800m2。

封银岩村二组滑坡分布于王家沟上游沟体两侧,冲沟自北东流向南西,上游沟谷切割浅,中部至沟口沟谷深切,形态呈 “V”字形,谷底宽 10 ~ 20m,沟深8 ~ 20m,沟底纵坡 140‰ ~ 180‰,流域汇水面积约 0. 68km2,遇极端特大暴雨天气,若滑坡下滑,可能产生小至中等规模泥石流灾害,威胁范围向西可至王家沟沟口附近。

险情发生后,襄阳市保康县国土资源局领导会同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应急处置小组,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36 户 134 人成功避险,取得较好防灾效果。

2 基本环境背景

2. 1 地形地貌

滑坡区位地鄂西山区荆山山脉北部,属中低山地貌,区内山脉总体呈东西走向。滑坡所在斜坡坡向 155° ~245°,坡度 60°,前缘高程约 405 ~415m,后缘高程 450m,相对高差 45m,前缘临空,临空面高 12m。

2. 2 地层岩性

滑坡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各类成因的第四系地层及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地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 滑坡堆积物和第四系残坡积层。

(2)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 主要出露于滑坡区后缘,岩性为灰—灰绿色页岩,页理极发育,地表岩石强风化破碎。

2. 3 地质构造及地震

滑坡区地处扬子准地台一级构造区北缘,青峰断裂带南缘,为一东西向复背斜,核部由中元古界神农架群构成,两翼依次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9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g,地震烈度属Ⅵ度区,与西北面的竹溪、房县Ⅶ度区相邻近。

2. 4 气象水文

保康县属*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随不同年份和季节变化较大,属鄂西北暴雨地区。据 1984 ~ 1996 年降水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 959. mm。滑坡区地表冲沟发育,清溪河为该区主要地表水系,河道自南向北穿越保康县城,在过渡湾汇入南河。

根据滑坡区出露地层岩性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动力特征分析,区内地下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滑坡堆积含碎石土层中,含水层岩性不均匀,透水性能差异较大,局部地段因粘粒含量大而相对隔水,整体呈潜水—半承压地下水类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多沿坡体纵向运移,排泄于坡脚一带。

(2)碎屑岩类裂隙水。志留系强风化砂质页岩本身不含水,但经强风化作用后岩体多呈散裂、碎裂结构,因而成为弱富水的裂隙含水体,受后缘裂隙水及上层滞水补给。

2. 5 人类工程活动

保康县城关镇封银岩村切坡修路形成大量人工弃渣,弃渣排弃于村级公路下方坡体表面,形成较大的弃渣堆积体,致使坡体上部荷载加大,改变了斜坡体内部结构。

3 监测与应急避险

3. 1 巡查监测

巡查监测主要采取地表巡查与简易监测两种方式。具体巡查监测工作如下:

(1)定期对滑坡体前缘、中部、后缘及外侧进行巡查,雨天每天巡视 3 次,晴天每天巡视 1 ~ 2 次。观察后缘坡体渗水情况,坡上的裂缝变化,以及树木变化情况。

(2)灾情发生后,根据滑坡变形特征,于滑坡体后部具有明显变形破坏部位布置 4 处简易监测点,采用木桩法。安排村干部用钢卷尺每日 8 点、12 点、16 点、20 点、24 点定时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并上报保康县国土资源局,同时安排人员对王家沟水位进行巡视观察,目视监测。

3. 2 应急避险与处置

险情出现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各级*高度重视,有关负责同志反应迅速,亲临现场察看险情,指挥抢险。并采取了以下应急避险处置措施:

(1)保康县委、县*迅速成立了以*为组长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临时避让地点,落实监测人员,确定了监测点,监测方法以及上报要求。

(2)迅速将滑坡后缘 3 户 7 人撤离东坡村村委会进行妥善安置,并向受滑坡影响的王家沟下游沟口的 33 户 127 人发放防灾明白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6户 134 人成功避险,没有造*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在滑坡区竖立了警示标牌,警示过往行人和车辆。

(3)迅速派遣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到现场勘察,分析成因并制定应急治理方案。最后专家组讨论决定采取削方减载、修建地表排水沟、拦沙坝等工程措施进行滑坡应急治理。

图 1 滑坡全景及危害范围

4 经验与启示

此次封银岩村二组滑坡灾害应急处置,有如下几点经验和启示值得借鉴:

(1)经验。

一是速报及时、到位迅速。险情出现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处理果断,速报及时。国土及地质灾害防治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为封银岩村二组滑坡险情的解除在时间上争取了主动。

二是技术支撑。一支专业强、技术硬、不怕苦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队伍是应急抢险的重要保证。一接到通知,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专业技术人员立即赶到灾害地点进行现场踏勘,并采取适宜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三是宣传到位。保康县地处鄂西山区,区内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人民群众防灾救灾意识高,险情发生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启动应急机制,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发放 “两卡一表”,即防治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地质灾害点防灾应急预案。

图 2 封银岩滑坡平面图

(2)启示。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是应急处置成功的有力保障。封银岩村二组滑坡险情出现后立即引起了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襄阳市*领导前往现场进行调研,察看灾情,指导应急抢险及灾后重建工作。保康县县委、县*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在滑坡现场组织抢险救灾,召开现场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参与救灾。

二是适时启动预案,是应急处置成功的重要基础。面对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临时避让地点,落实监测人员,确定了监测点,监测方法。这是应急工作有序进行,抢险救灾忙而不乱的重要基础。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应急处置成功的核心。接到报告后,保康县县委、县*坚持以人为本,果断决策,迅速将滑坡威胁的群众进行撤离,成功避险 36 户 134人,没有造成 1 人伤亡。

图 3 1、2 号监测点

图 4 省、市、县领导视察

四是正确引导*,是应急处置成功的重要支撑。湖北省电视台、保康县电视台按照 “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对滑坡险情进行了公开报道,消除了群众恐慌,有力地推动了灾害的有效处置,维护了社会稳定。

(本节基础资料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提供 责任编辑 褚宏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