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7:4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21:13
说到它的来历,还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一个十四岁的叫高贵有的孩子,从武清县杨村老家来到天津,当了刘家蒸食铺的小伙计。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主顾大都是往来运河码头的船工、纤夫、小商贩。高贵有在店里专管做包子,因为他幼年性格很强,父母给他起了个“狗不理”的小名。他人小心灵,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卖得很快,受到人们的称赞。他十六、七岁时,利用所积攒的钱,在附近开起了包子铺,人家喊惯了他的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经营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
高贵有有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艺。他是天津最早放骨头汤做馅,第一个用米发面做包子的,因此,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当他二十多岁时,因羞于再用小名做铺名,曾改为“德聚号”。可是人们仍然喜欢叫他“狗不理”。当时,慈禧太后吃了袁世凯送的“狗不理”包子,也派专人到天津去买。从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就更大了。
“狗不理”包子铺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而且越开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兴隆。他们还接待过一批又一批国外旅游者。西哈努克亲王到天津时还特地约请“狗不理”包子铺的厨师到他的住地,为他制作“狗不理”包子,并且按照这家包子铺的传统吃法,吃了稀饭和酱菜。美国总统布什在他任前驻华联络处主任时,也曾慕名到天津去品尝“狗不理”包子。所以,天津人俗谚说:“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等于没有来过天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21:13
很久以前,在一个普通的村子里,住着一户地保人家,他们家很穷,一个月才吃一次包子,有一次,这家主人的妻子忍不住了,背着丈夫偷偷的做了包子吃,这时,从邻村跑来一条狗,它嗅到了包子的味道,而刚好它又很饿了,主人的妻子被吓着了,手里刚做好的包子顿时掉落在地上,狗飞奔过去,啊呜一口就吃掉了包子。。。。
突然,狗把包子吐了出来,还吐了一大口口水,好象说:“真难吃!!”其他的狗闻到味道也飞奔而来,但看到包子就一阵恶心似的,纷纷逃开。这时,主人回来了,他看见地上的包子感到很奇怪,又看到狗见到包子就跑,感到更奇怪~狗为什么纷纷逃开包子呢?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这件事被总统知道了,他命令最好的手艺师分解这个包子,并做出许多包子来。。。
不久,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人们一手拿着狗不理的包子津津有味的吃着。。。
从那以后,人家就管这种包子叫狗不理包子,虽然狗不喜欢吃,但人吃味道还不错呢!!
我打这个问题很久了,希望问这题的主人将我的答案采纳!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21:15
不对,应该是店主的小名叫狗子,由于顾客太多,没时间与别人说话,好像不理人似的,所以大家都叫他狗不理。
参考资料:CCTV希望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