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的常识性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31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04

1.鱼会口渴吗?海水不是不能饮用吗?
有的鱼不会,如鲨鱼类,它的体内有很高浓度的尿素,这样,鲨鱼不仅不会失去水分,反而可以对海水形成反渗透,使海水中的水分向鲨鱼的体内渗透。这样鲨鱼就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所以鲨鱼从不用嘴喝水,也不会口渴了。
对于其它鱼类来说是必须饮用水的,但是它们有专门的分泌盐分的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除体外。
海水不能饮用是相对于人来说的,海洋的鱼类已经在里面生存了几万年,已经适应了海水的成分。

2.鱼会睡觉吗?它们可不能闭眼啊! 如果不睡的话,它们不会累死吗?

鱼也要睡觉的。只是没有眼皮,看不出来而已。有时候你看到它停在水中不动,只是腮一张一合的,那就是它在睡觉了。
另附百度来的一点有趣知识:
白天休息的鱼,在夜间活动的肉食性鱼类中占据多数,如鳗、鲶、康吉鳗、比目鱼、海鳝等。
在暗光条件下入睡的鱼以淡水鱼和在浅海中生存的鱼居多,如鲤、鱼印、石鲷,其中隆头鱼科类的鱼,一到傍晚就涌进砂堆的“被窝”里酣睡。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就钻出砂堆。它们也进行冬眠。
冬眠的鱼还有鲤、鱼印、鲱鱼、鳗和沙丁鱼等。它们在砂中或泥中期待着温暖的春天。
与此相反,在夏天需要休息一段时间的鱼,可以在炎热地区生活的淡水鱼中找到,比如非洲的肺鱼和生活在多瑙河沿岸水域里的泥鳅。
人需要睡眠,鱼同样也需要睡眠。如同人有各种睡相一样,鱼也有各种各样的睡觉方法。仔细观察我们饲养的金鱼,你就会发现,它们到了夜晚,就会躲.到鱼缸内的小假山、水草里等暗处一动不动。这就是金鱼睡觉时的状态。
鱼不像人那样有眼睑在,睡觉时能够闭上眼睛。因此要掌握它们睡觉时的姿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下面就给同学们列举几种鱼的睡眠状态,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
有的鱼如花海猪鱼;细拟隆头鱼、锦鱼,在海洋底部生活,当夜色来临时,它们就会钻进沙子里,一动不动地睡大觉,这样既安静又能有效地防止天敌的伤害。
有的鱼如裂嘴鱼、南洋鹦嘴鱼,它的身体内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胶状物质,在要睡觉时它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吹个大泡泡,胶质的泡泡遇水硬化,然后它们再钻进泡泡里,只在嘴边留个小孔,就像在睡袋里一样。
在淡水里生活的鱼大多躲在岩石后、水草丛的暗处睡觉。像鲤鱼、鲫鱼钻进水草里,而鲻鱼、鲷鱼则在岩石后面睡觉。
而有洄游习性的鱼则是一边游泳一边睡觉。如金*鱼、鲭鱼和嘉鱼,不管白天晚上都来回不停地游动,使得我们很难弄清楚它们什么时候是在睡觉;什么时候是清醒的。

3.鱼在进食时,会不会喝下太多大水,导致胃液过稀,影响消化吗?

也不会,它的结构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可以将多余的水分挤压出来的,也可以通过鳃排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04

你说的清道夫属于异形鱼之一。异形鱼有两三千种之多,一般归入鲶科鱼类,与鳅科的鼠鱼类很相似,身披粗糙鳞片,口呈吸盘状,外形似鼠,腹面观似琵琶,背鳍帆翅状,鱼身较硬梆,外形奇物,故被称为“异形鱼”国内多叫“琵琶鱼”,又因其用吸盘状的嘴不断*刮水族箱内壁上的藻类,所以又叫“清道夫”。 清道夫里有一种专门吃青苔的,也叫黄金青苔鼠。话说这清道夫的分类可多了,有专吃粪便的、吃砂里脏东西的、吃青苔的、清草的...不如贴篇文章看一下啦:

琵琶鼠鱼属於鲶目(Siluriformes)、棘甲鲶科(Loricariidae),除了垃圾鱼之外,它还有一个俗名为清道夫。十多年前,随著饲养热带鱼的风潮,琵琶鼠鱼被大量引进,以清除水族箱内的碎屑残渣,为饲主省去不少麻烦,所以这两个封号便不胫而走。近年来,因为人们的弃养,却为带来继「福寿螺」事件后的另一起生态风暴。为了了解这河川的外来「新霸主」,我们在农委会之委托下开始对它进行在本土河川内之生活史调查。以下就针对该物种的分类、分布、生活型态、经济价值及其适应能力作简单介绍。 分类: 世界上的琵琶鼠鱼有一百多种,国内较常见的种类为琵琶鼠、皇冠琵琶鼠及黄金琵琶鼠,而目前充斥本土河川的琵琶鼠种类是体色为深褐色具浅色花纹的种类。 分布: 琵琶鼠鱼原产於南美洲之巴拿马、巴西、哥斯大黎加等地。主要分布於亚马逊河主、支流,属於淡水鱼种,但也曾在巴拉圭的河海交界处发现其踪迹。引入后,全省主、次要河川现在皆有分布,例如:冬山河、淡水河、大汉溪、头前溪、浊水溪、高屏溪、阿公店溪、二仁溪,及农田灌溉渠道等。 生活型态: 琵琶鼠鱼的体长在原产地约在50至60公分间,但在水族箱内很少超过30cm,不过,在之水族箱内,饲养一年后,其体长就会成长至20 ~ 30 cm。依据我们在高雄县高屏溪下游的观察得知,野外族群之个体体长多在50至60公分间,而生殖腺成熟的个体体长大多超过30 cm。所以就体型而言,在的琵琶鼠鱼野外族群已可长成原分布地区之个体长度。但是,在琵琶鼠鱼的性别分辨上,目前仍不易由体型的型态与大小判别。 琵琶鼠鱼喜欢栖息於水流较缓慢的水体或底层水域,它也能够适应不同的栖地。在水流较急的水域,它会黏附在底质上几乎不动;但在不流动的静水域内,它的活动力会增加,并有钻洞的习性。在南美洲的研究发现,它所占据的生活位置,不会因季节或丰水期或枯水期的改变而有迁移的现象。但就我们在高雄市莲池潭所做的问卷调查及观察发现,在此的琵琶鼠鱼不但会吃底泥及藻类,也会由水底游向表面,吃钓客所放的鱼饵,与南美洲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为何在和南美洲两地琵琶鼠鱼的栖息行为有所差异?推测一可能的原因为,在它的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多的是大型的食肉鱼类、鸟类及哺乳类,为了求生存,所以琵琶鼠鱼白天多躲在石缝间,晚上才会出来觅食。也因如此,其幼鱼通常多待在浅水,以防被大型鱼类捕食,等体型够大,骨板够硬,才会迁徙到深水栖息,同时,当它遇难时,它会把胸鳍及背鳍都撑开,让那些掠食者难以处理。而在,它唯一的天敌只有「人」,因此造成它不论在任何深度、任何时间,均有机会看到他的踪影。 琵琶鼠鱼属於杂食性鱼类,从它的外形及特化的吸盘口器,可了解它属於在底层觅食之底栖鱼种,食物以水草、附著性藻类及底层有机物为主要组成。因水草的丰富度通常会随著水深而递减,所以其多以附著性藻类及底层有机物为主食,有时也可能吃其他鱼类的卵或刮食受伤鱼的鱼肉。如果族群持续扩增,也可能消耗水中大部分的初级生产者,对本土鱼、虾之食源造成威胁。 在南美洲,琵琶鼠鱼会在该地区的丰水期(3~6月)开始抱卵,9月~11月鱼卵成熟排放为其生殖季,但在其生殖周期是否产生改变,仍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它所采用的生殖策略并非量取胜,而以增加卵的品质-卵比较大颗,一次产约700至1000颗半径约3至4公分之卵粒,同一生殖季内并可重覆产卵。该鱼种也具保护子代的行为-会筑巢在较浅的水域,以防幼鱼被食;当幼鱼遭到攻击时,雄鱼会有抵抗的行为。 经济价值: 除了上述提到琵琶鼠鱼可帮饲主清理水族箱外,它还有其他的经济价值。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琵琶鼠鱼都是其貌不扬,它们有很多具有五彩缤纷,非常美丽的体色,故具观赏价值,水族爱好人士称它为「异形」,在饲养上投入许多的心思及花费。另外,在南美洲因其表皮很厚,皮上又有硬角,被不少印地安原住民用来制成「磨刀器」,虽然垃圾鱼成鱼鱼肉并不多,但也是当地的食用鱼之一,在则很少听说被食用,据闻少数菲籍及泰籍劳工以其为食。国内有些饕客也曾以「火烤」或「药炖」的方式作为料理,但国人接受度并不高。 适应能力: 琵琶鼠之适应性极强,把当自己家一样,横行无阻,到底是哪些特质,使他们占了如此的优势呢?可能的原因有三,第一,强韧的骨板,不但可抵御天敌,也可降低身体里水分散失的速率,使其可短暂离开水面。第二,在南美洲的研究指出,丰水期时,琵琶鼠鱼如一般鱼类利用鳃呼吸,但枯水期来临时,它的胃可帮助呼吸。所以利用放水的方式来清除琵琶鼠鱼,似乎并不适用。第三,它血液中血红素携氧的能力比其他的鱼类高,以致在低氧的环境中仍可存活。 结论: 外来种一旦适应其入侵区域的生活环境,常在无天敌,可多产的状况之下,对本土物种产生排挤效应,破坏原有生态系的平衡。同时,外来种之族群一旦建立后,移除及防治成本可能极高,甚至有时根本无法做到。国人长期以来的宗教放生及弃养等行为,均为地区目前外来种充斥之主要原因,为了地区生态环境之健全及本土物种之生存,实在有加以规范之必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05

1.鱼儿是生活在水中的.随时都有水可喝.所以很少会感到口渴.至于在海中, 他们身上有特殊的代谢机制.好分解海洋中的盐分和其他物质.也因为如此.他们没办法在淡水生活.
2.会睡觉.不过它们没有眼睑,没有办法闭眼睛.当你看到鱼在水里一动不动的时候,说不定它们就在睡觉哦~
3.鱼有鳃啊,可以把水滤出来吧.而且海洋动物的身体构造和陆地生物的不大一样,它们有适应水中生存的身体构造.而且有些鱼有胃,也有些鱼没有胃.有的只有消化用的肠子.不存在什么胃液过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05

我来回答
1.鱼的体液和海水的浓度有较好的平衡 因此它不会口渴 鱼的排泄物中盐的含量也是很大的 他们的身体并不吸收过多的盐 而是排出体外。
2.鱼会睡觉的 而且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它的睡觉和高等动物不同 只是一种很短暂的休息 但是这种休息每天会有相当多次 这就是他们的睡觉方式 你知道兔子吗 这和兔子的睡觉方式很类似的
3.鱼进食物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把水都吞到肚子里的 你看见它的鳃了吗 几乎所有的水都从腮过滤跑掉了 鱼的嘴就像个筛子 只留下了固体状的食物
好辛苦 记得 把分给我哦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06

1 鱼不会口渴
2 鱼在休息的时候会沉到水底,他们虽然不会闭眼睛,但是他们的瞳孔会缩小得到一定的休息。
3进食时时不会喝进水去的,他们会通过腮把水排出去,谁排出去时也就会同时完成呼吸。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