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没有棉衣冬天穿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1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02:21

1、在没有棉花的唐代,有钱人穿“裘”,也就是动物皮毛做的皮衣;一般人穿“袍”,上下装合一的长袍,双层麻布做成,中间絮上(填充)各种织物(碎麻布、丝绵、蚕茧、木棉絮、芦苇絮、动物毛发等等)。更穷的人就不能穿长袍,就只能穿“短濡”。游牧民族用羊毛擀制的毛毡做御寒衣物

2、除了穿着衣物保暖之外,古人还有小型可随身携带的“手炉”、“怀炉”等,陶、瓷制造的保暖炉子,燃烧木炭,随身携带取暖。这种形式,到近现代的边远农村还有使用。
3、唐代的气温要比现代高得多,比如现代柑橘、甘蔗等*带地区才能种植的作物,史*载唐代长安周边都有种植。显然那时候气温是很高的。相应的,我国广东地区气温比现在更高,才会让唐朝人认为南方不适合人类居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02:22

“9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中国看到棉花,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中原地区所见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百度百科)
可推出,唐朝没有大规模种植棉花,那棉衣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从一句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大概能看出些许端倪。
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将羊皮统子反穿在身上,皮统子的毛向内皮朝外,那人还在背上背着一篓喂牲口的草。魏文侯问道:“你为什么反着穿皮衣背柴禾?”那人回答说:“我很爱惜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坏了,特别是背东西时,我怕毛被磨掉了。”魏文侯听了,很认真地对那人说:“你知道吗?其实皮子更重要,如果皮子磨破了,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吗?”那人依然执迷不悟地背着草走了。
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也是穿皮毛制品用以拒寒。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