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来历,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1:21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46

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它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更为方便,一直沿用至今。据史*载,最早的楷书由王次仲所创造,经过钟繇、王羲之的改造而成熟,到唐代达到鼎盛。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一、楷书的由来

楷书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始于汉末,流行于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时期,按照时期划分,可以分为魏碑和唐楷。

1、魏碑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其中常带有汉朝隶书的写法,楷书性质并不成熟,所以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对后来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唐楷形成于唐代,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是唐代标志性的成就之一,楷书在唐代的法度逐渐完备,进入了完全成熟期,唐楷形成以后,就成为了书法学习者作为书法技能训练的最佳范本。

二、楷书的分类

按照字体大小分为了大楷和小楷

1、大楷

是5厘米以上的字体,一般情况下,人们把数寸以下、一寸以上见方的真书都称为大楷,更大的真书则被称为“擘窠书”、“榜书”,根据历代书法家所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当从大楷开始,掌握好大楷的结构、点画、布白,做到结构疏密得当、点画准确精到,再退而写小楷。

2、小楷

是1-3厘米的字体,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写小楷要使其宽绰有余,做到大字似的舒朗,运笔要娟秀、圆润、挺拔、整齐,下笔时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建议是在学习了大楷的基础上再学小楷,能够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46

提问
楷书的来历,急!!!
尽量多点。
楷书的来历,急!!!
查看全部4个回答
我来答
我来答 查看全部4个回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 2017-11-26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由魏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端正整齐
。楷书书写重纵势,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锋芒,才能表现出
点墨的优美;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
民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稳的楷
书下手,立下基础,再求其他的变化。
人们习惯上将横平竖直.互不相连,字字的字体,称做“楷书”。这一名称由来已久且习闻常见.似无可疑义。又由此派生出“大楷”、“小楷”之类的名称。
翻检了几本讲“书法史”的著作,谈到楷书时,大都引用晋·卫恒《四体书势》中“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一句,为“楷书”一词的出处。就连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辞源》,解释楷书时,也引用此句话为出处。例如《辞海》中释楷书时说:“正体书法,即真书。《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辞源》也大体如是说。但是,这句话是卫恒《四体书势》中谈“隶书”时讲的,而且只是半句话,全句为,“隶书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其中的“楷法”不应指“楷书”,而应解释为规范、法度。《四体书势》是讲“古文”、“篆书”、“隶书”和“草书”四种书体,根本没有涉及到“楷书”。更不会说着隶书时,突兀冒出一句讲楷书的话。卫恒的这句话是说,“隶书比篆书写起来快捷方便,上谷(地名)人王次仲曾作过规范统一的工作。”“楷法”一词是针对隶书而言的,因当时隶书初创不是太久,人们随意而书多失于规矩,王次仲为之整齐规范。这在古人著述里也有过表述和交代,如南朝时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指隶书)楷法。”唐朝的张怀瓘《书断》中引王愔的话:“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东汉章帝年号)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其中所说“楷法”,都是指规范隶书而言。
将这句话误解为“王次仲创立楷书”之说,亦非源于今人,早在宋朝佚名的《宣和书谱》一书中就衍误其说“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也遂行焉。”于是乎王次仲成了创立楷书的人,而且讹误至今。
还有一有力的佐证,建初是汉章帝的年号,在公元之初,当时楷书一体还没有产生,楷书的产生是其后百来年的事。至于王次仲其人,有的记载说是秦始皇时人,并带有志怪色彩,不足为凭了。本文的宗旨不是说“楷书”一名称谓对与不对,只是说“楷书”一名由来有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47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由魏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端正整齐
。楷书书写重纵势,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锋芒,才能表现出
点墨的优美;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
民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稳的楷
书下手,立下基础,再求其他的变化。
人们习惯上将横平竖直.互不相连,字字的字体,称做“楷书”。这一名称由来已久且习闻常见.似无可疑义。又由此派生出“大楷”、“小楷”之类的名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47

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它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更为方便,一直沿用至今。据史*载,最早的楷书由王次仲所创造,经过钟繇、王羲之的改造而成熟,到唐代达到鼎盛。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一、楷书的由来

楷书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始于汉末,流行于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时期,按照时期划分,可以分为魏碑和唐楷。

1、魏碑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其中常带有汉朝隶书的写法,楷书性质并不成熟,所以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对后来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唐楷形成于唐代,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是唐代标志性的成就之一,楷书在唐代的法度逐渐完备,进入了完全成熟期,唐楷形成以后,就成为了书法学习者作为书法技能训练的最佳范本。

二、楷书的分类

按照字体大小分为了大楷和小楷

1、大楷

是5厘米以上的字体,一般情况下,人们把数寸以下、一寸以上见方的真书都称为大楷,更大的真书则被称为“擘窠书”、“榜书”,根据历代书法家所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当从大楷开始,掌握好大楷的结构、点画、布白,做到结构疏密得当、点画准确精到,再退而写小楷。

2、小楷

是1-3厘米的字体,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写小楷要使其宽绰有余,做到大字似的舒朗,运笔要娟秀、圆润、挺拔、整齐,下笔时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建议是在学习了大楷的基础上再学小楷,能够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48

1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它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更为方便,一直沿用至今。据史*载,最早的楷书由王次仲所创造,经过钟繇、王羲之的改造而成熟,到唐代达到鼎盛。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