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5: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6:17
在初、高中文言文中出现的句子:
汤:
1、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诗·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3、《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日中如探汤。”
4、《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涕:
1、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汪然出涕。”
2、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满衣裳。”
3、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
4、《楚辞·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德威流涕。”
附录:
汤shāng
汤汤 shāngshāng
1、水流盛大貌。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孔传:“汤汤,流貌。”《诗·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毛传:“汤汤,水盛貌。”《后汉书·班彪传》:“乃流辟雍,辟雍汤汤。”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水,汤汤若动,使观者有浩然之气。”
2、广大貌;浩茫貌。
南朝梁沈约《梁鼓吹曲·木纪谢》:“仁荡荡,义汤汤。”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唐陈子昂《春台引》:“感伤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汤汤。”宋叶适《治势》:“故其势之至也,汤汤然而莫能遏。”
3、形容非常流利。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缘传》第33回
4、动荡。汤,通“荡”。明宋濂《凝道记·终胥符》:“今四海汤汤,未知所底定,先生之辙迹将安之乎?”
5、疾去貌。《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王逸注:“风为号令,言君命宽则风舒,风舒则己徘徊而有还志也;令急风疾,则己惶遽欲急去也。”
6、流水声。宋王禹偁《潘阆咏潮图赞》:“吴山未泐,浙江未枯,汤汤潮声,与诗名俱。”宋范成大《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诗:“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汤tāng
名词义:
1、形声字。从水昜(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王头随堕汤中。/分其汤肉葬之。——晋·干宝《搜神记》
2、菜汤。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王建《新嫁娘》
3、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4、饮料。
5、汤池;护城河。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6、商朝的开国之君。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
7、古州名。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另: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8、山名。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另: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9、温泉。
10、姓。
涕 tì
名词义:
1、形声字。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2、鼻涕。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僮约》
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皆枯。——《晋书·王褒传》
3、痰。
肺中寒,吐浊涕。——《金匮要略》
动词义:
1、流泪;哭泣。
涕,涕流貌。——《说文》
不敢唾涕。/父母唾涕不见。——《礼记·内则》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陈高《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