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5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0:32
宜黄戏简介
宜黄戏
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发源于宜黄地区。宜黄戏的主要声腔是产生于当地的"宜黄腔",俗称二犯或二凡,相当于京剧的二簧,后来逐渐吸收了西皮调、浙调、南北词等腔调,变成以皮黄戏为主的剧种。宜黄戏的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省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期间,宜黄县已无专业的班社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黄县为恢复这个古老剧种,于1956年定名为宜黄戏。
历史沿革
早在明代中叶,宜黄县就是江西省地方戏曲的活动中心。根据明代临川人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所载,当时流行于宜黄的戏曲是唱弋阳腔的。自从嘉靖以后,此地的"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的流行。不久,在浙江任布政司左参政的宜黄人谭纶,从浙江引进了海盐腔,继弋阳、青阳等腔之后而占据了江西剧坛,曾经盛极一时。由于这支海盐腔逐渐渗合了弋阳旧调和宜黄方言,产生一些新的特点,故而被人称为"宜黄腔"。清顺治年间(14-1661),熊文举在南昌看了宜黄班演的《紫钗记》后,写下"知是清源留曲祖,汤词端合唱宜黄"诗句,表明汤显祖此剧曾以宜黄腔演唱。但这种宜黄腔,乃是海盐腔的一种变调,仍然保持一唱众合而没有管弦伴奏的高腔形式,现在被人称它为"古宜黄腔"。
清朝初年的时候,在宜黄县崛起的宜黄腔,与早先由海盐腔变调的旧腔又迥然不同,其原始曲调有二种:一是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叫作"平板吹腔";另一个则是以唢呐伴奏的"二凡",又被称作"唢呐二凡"。这两种曲调共同起源于明代的西秦腔,其中二凡本名"二犯"(见明万历《钵中莲》传奇抄本),约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发源于甘肃省南部地区的西秦腔,路经扬州或安庆而传进江西。现今的浙江乱弹和江西宜黄戏的"二凡",其曲词与"西秦腔二犯"相同,可知宜黄腔与此有渊源关系。从音乐上来看,宜黄腔的"二凡"为商调式,"平板吹腔"则仍为宫调式;在板式上,由"二凡"原有的一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这就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当流入宜黄以后,宜黄腔在音乐唱腔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二凡"由宫调式改为商调式(平板吹腔仍为宫调式);中调性上,由西秦腔的正宫调(G)降为凡字调(E);在板式上,二凡由单一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便从西秦腔中脱颖而出,成为宜黄新腔。清初,这种新腔传到了浙江。如康熙(1662-1722年)间绍兴人徐治公在《香草吟》传奇第一出《纲目》眉批说:"作者唯恐入俗伶喉吻,遂堕恶动,帮以请秦吴歈四字先之。殊不知是编惜墨如金,曲皆音多宇少,若急板滚唱,顷刻立尽,与宜黄诸腔大不相合。"据此,当时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流行的戏曲,尚有由俗伶演唱的剧种,包括扳腔体的宜黄新腔。
在清代乾隆初年,宜黄腔有一次重大的变化,即在秦腔、乱弹的影响下,废除了原有的唢呐和笛子,而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凡两种曲调统一起来。二凡分作倒板、十八板(相当于京剧的回龙)、正板和紧中缓,吹腔则变成了二凡的平板。这就形成了清朝乾隆年间广泛流传的"胡琴腔"(见李调元《剧话》卷上)。这种属于板腔体的宜黄腔,对江西各地的乱弹剧种的形成,影响较大。现今流传的赣剧、工河戏和宁河戏的乱弹腔"二凡",据老艺人相传的说法,都有"宜黄调"这一称呼。胡琴腔在乾隆时已经遍布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四川等地,如四川人李调元的《雨村剧话》说:"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腔。"旧时习惯称江西为"江右","二簧"即"二黄",今川剧仍称二黄腔为"胡琴",其二黄的回龙腔,却名为"宜黄夺子",川剧的胡琴,当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乾隆末由微班艺人带进北京的二黄腔,起初也有称为"宜黄腔"的,如戚震的《京华百六竹枝词》中写道:"宛转珠喉服靓装,弋腔秦调杂宜黄。"今江西的赣剧、东河戏和宁河戏,仍称二黄腔为"二凡"或"宜黄调"。以上事实,证明了近人杜颖陶《二黄来源考》所断定,二黄腔即系宜黄腔之讹传的一说。盖江浙方言"宜"、"二"同音,加上宜黄腔俗名"二凡",宜黄腔被传误为"二黄腔"。清末以后,以演唱宜黄腔为主的建昌班(形成于南城县),从江西省的东北地区流传的赣剧中,吸收了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从此,宜黄戏由单一的宜黄腔(二凡)变成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剧种。
宜黄腔兴起后,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境内的抚州、建昌(治今南城)、饶州(治今波阳)、广信(治今上饶)、赣州、南昌诸府。清中叶后,在抚州出现了专唱宜黄腔的乱弹班,如宜黄班、建昌班、广昌班、宁都班等,江西的赣剧、抚河戏、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等,都因增添了宜黄腔,而变成了高、昆、乱的"三合班"。宜黄腔从江西向外流播的路线是:一从赣东北地区传入安徽,再向长江以北推进;二是由南昌和赣州分路向湖南发展;三是从赣中向福建流传,在闽北和闽西一带留下很深影响。清朝末年的宜黄戏,班社如林,流播广远,仅在宜黄县境内就有六顺、合顺、森顺等六七个戏班。一直到抗日战争以后,宜黄戏开始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剩下少数的宜黄戏艺人,早已解甲归田。为了抢救这一古老剧种,1957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江西省宜黄戏剧团,曾经先后举办三期演员训练班,培养一些新生力量。当时的老艺人李伍俚、李忠保、何九龙、曾学进、邓爱利、谢忠奎、吴玉仔等人都担任过教师。他们对于恢复宜黄戏这一剧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过几年的努力,宜黄戏剧团挖掘、记录传统剧目有两百多本,整理了宜黄戏的全部唱腔和曲牌,先后上演了《齐王哭殿》、《奇双配》、《孙氏祭江》等传统剧目,同时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有《焦裕禄》、《山城春晓》等。现在,除宜黄县设有专业剧团外,在宜黄、南城、南丰以及福建闽西的建宁等地农村,尚有一些业余性质的剧团,不时在唱宜黄戏。
建国后于1957年成立了扛西省宜黄戏剧团,先后举办三期学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今宜黄、南城、南丰以及闽西的建宁等地,尚有业余演出。较有成就的老艺人有李伍仂、李宗保、何九龙等,青年演员熊碧云、应用贤等也有一定影响。
艺术特点
宜黄戏的二凡曲调,字紧腔促,其板式有导板、回龙、正板、简板、流水但没有慢板,男女同宫同调,唱腔平直而少变化。其中平板(即四平调)由吹腔衍变而来,系宫调式,为使它与徵调式的二凡互用时方便,宜黄戏不仅借用了正板过门,并且在结束唱段时(即第四句的后半句)加了一个重句尾子,由原来的宫调式变为徵调式,使之协调统一为一种特殊的唱法。另有唢呐二犯,高昂激越,配以大锣大鼓,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原先使用胡琴伴奏之前的面貌。
宜黄戏的音乐唱腔,是属于板腔体的,其唱腔包括宜黄腔(二凡)、反调、唢呐二凡、平板吹腔、西皮、浙调、南北词等。这些腔调大部有各自不同的板式,而板式的连接自有一定的规律。"二凡"亦被称作"二犯",为宜黄戏的主要曲调,其板式有:正板(又叫慢板,一板一眼)、简板(又叫快板,一板一眼,速度略快于正板)、倒板、十八板和紧中缓(又名紧板,紧拉慢唱,节奏自由,在伴奏上有上板、不上板两种,上板的节奏感强,叫摇板,不上板的叫散板)。宜黄戏的平板,有快、慢两种,另有一种平板转正板的唱腔,即前三句唱平板,从第四句开始转唱正板,如《奇双配·哭监》当中李奇的一段唱腔,就是如此。根据这些板式来看,宜黄腔从散唱(原始的二凡曲调)到上板以后,也只有发展为一板一眼的正板、简板,而没有一板三眼的慢板和中板。散唱形式也仅有紧中缓而未分出散板、摇板、滚板等,因而使它更具有原始性。宜黄戏唱腔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宜黄腔的板式结构为对偶格式,各种板式都是上下结构,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使用而构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七字句或十字句,而唱词安排在节奏上也有一定的规格。(2)各种板式均可成段,也可互相连接,如倒板转正板,正板转简板,正板转紧中缓等,并且开始出现由慢到快的整套唱腔形式,即倒板?--十八板?--正板--简板?--紧中缓。如《四国齐》中晏婴唱的"金牌宣"一段,即为最完整的套式。(3)整个二凡曲调的旋律比较简单质朴,如正板唱腔,原来只有四句固定唱腔,没有什么变化,唱腔中拖腔尤为平直,不像现在京剧的二簧那样,"一句之腔,曲折引长,人各为政"。(4)男女腔一般是同宫同调,行当唱腔不完备,如正旦、正生腔不分。实际上宜黄二凡的整个唱腔只有小旦(包括小生)、正生(包括青衣、老旦)和花脸腔。在调式上,男腔分为两种:一是高调式(下句落音2),二是徵调式(下句落音5);而女腔中的徽调式才刚刚形成,这些特点,大体上保留了清代宜黄腔固有的原始面貌。
二凡反调,又被称作"还魂腔"、"阴司调"。其音调低,表达深沉伤感,如泣如诉,大多被用于表达哭灵、托梦时诉说哀苦之情。有时以唢呐伴奏,并配以大锣大鼓,更增添了肃穆、悲苦之情,其板式同于二凡,如《三官堂》、《下河东》、《双钉案》等剧,都有这种"反调"。唢呐二凡,以大唢呐为主奏乐器,其唱腔宜于抒发高亢悲壮的情绪。这种腔调的板式结构,可以分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其中倒板为四句腔,第一句属于倒板,其余三句都是散唱,第四句末尾三字则近似于京剧的回龙,下接一板一眼的正板,句数不等,再转入紧打慢唱的流水小拖腔。这种流水板是一种连念带唱的板式结构,在唱调上则重复念白。清乾隆刊本的《缀白裘》收入《斩貂》的一段唱词,与此完全相同。西皮与二凡的结合构成了宜黄戏的"乱弹腔"。这种西皮来自赣剧的贵溪班,男女腔不同,唯有女腔的正板,上下句均为板上开口。
宜黄戏的角色行当分工较细。生行有正生、老生、小生、末;旦行有正旦、小旦、老旦、二旦;净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据说早年的行当和弋阳腔同,都是"九角头",后来又增加了末、二旦和四花,变成"十二行"。演员平时练功的动作要求规范化,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武将起霸手撑天"等术语。服饰和穿戴均有规定,如马鞭分龙头、凤尾数种,或木制或丝编。帝王用龙头鞭称为"乘龙驹",都不可错乱。在表演中,有些剧目还保持着早期的关目、排场,如《龙凤阁》较京剧多《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养料,如《四国齐》的点马,扮演骑兵的六个演员,身扎马形,脚踏鼓点而作出种种跑马舞姿,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剧中钟离春的脸谱,左边画一铜钱,以显示其身份的高贵尊荣,右边画桑叶一片,寓意其出身微贱,脸谱英武妩媚,乃系宜黄戏中旦角开脸之典型例子。�
宜黄戏舞台上还保留了民间灯彩和傩舞的表演,如《万寿图》的"三星献寿"和《卖花女》的"跳判",都有傩舞的演法。演出时,福、寿、财三星都戴面具,手持魁笔、寿幛、元宝等物,蹒跚而舞,喜气洋洋,古色古香。判官不戴面具,全身穿戴臃肿,肥臀突肚,红袍乌靴,象筒尖钞,随着鼓点左跳右跳,热闹非凡。有时口中还喷出火焰,火星飞溅数迟远,丝丝有声,气氛强烈,历来为乡村观众所喜闻乐见。宜黄戏的表演艺术,因为剧种的衰落,已经失传了不少。
宜黄戏保存下来的间奏曲有一百多支,传自弋阳腔、昆曲和民歌小调,演奏乐器有胡琴、笛子、唢呐等,并加入打击乐器。常用曲牌有〔小开门〕、〔朝天子〕、〔柳青娘〕、〔八板头〕、〔哭皇天〕、〔上小楼〕、〔六么令〕、〔点绛唇〕、〔急三*〕、〔一锭金〕、〔尾声〕等。宜黄戏的乐队可以分为文武场。文场有胡琴(木杆木筒,略大于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合称"十一根弦",另有唢呐、笛子。各种曲调配用以不同的主奏乐器:如胡琴主奏二凡、西皮;唢呐主奏凡字;笛子主奏吹腔、浙调;南北词及民间小调则用二胡为主奏。1957年,又增加了板胡、琵琶、扬琴、笙、低胡等乐器。武场有板尺、单皮鼓、大锣、小锣、云锣、铙钹、大鼓等。常用的锣鼓点有〔火炮〕、〔凤点头〕、〔水底鱼〕、〔撕边〕、〔夺头〕等八十余种。
角色行当
宜黄戏的脚色行当发展至近代可以分为十二色,即正生、小生、老生、副生、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因宜黄戏大多演袍带戏,所以仍以正生、正旦、大花当家。
正生扮演持黑髯的中年男子形象,是宜黄戏的主要行当,一般要求文武双全。应工戏有《四国齐》的晏婴,《清官册》的寇准,《五雷阵》的孙膑,《五龙会》的陈敬思,《万寿图》的吕洞宾,《取荥阳》的纪信,《双潼台》的岳彦真等形象。
小生扮演剧中的青年男性,并兼演花脸中不挂髯口的年轻角色,剧目有《白玉炉》的王英登,《画图缘》的吴国荣,《擒五侯》的李存孝,《朱砂痣》的李旦;小生开脸戏有《双鞭会》的尉迟宝林,《乾坤带》的秦英,《上天台》的姚刚,《下河东》的呼延赞,《反昭关》的伍辛,《宝莲灯》的沉香,《探五阳》的王英,《打金冠》的薛葵,《两狼山》的杨七郎,《解说词金龟》的包拯等角色。
老生多演白髯老者,剧目有《肉龙头》的苗训,《芭蕉进》的洪山耀,《双贵图》的蓝芳草,《打登州》的李渊,《对金钱》的赵德芳,《反长安》的萧何,《回龙阁》的薛平贵,《石敬唐观星》的石敬唐等。
副生多扮剧中之中年男子,如《围荥阳》的刘邦,《天水关》的孔明,《凤凰山》的李世民等。
正旦扮演庄重、贤慧中年女子或宦门命妇,剧目以唱为主。有《乾坤带》的银屏公主,《女中魁》的袁巧容,《宝莲灯》的三圣母,《碧玉簪》的王桂英,《瑞罗帐》的易氏,《老君堂》的窦氏等。
小旦演官家闺秀、皇室嫔妃,或巾帼女将。有文有武,以做表为主。有《百花台》的穆瑶琴,《黄金台》的邹妃,《闹沙河》的高翠英,《上天台》的郭妃,《万里侯》的赵美容等。开脸戏有《四国齐》的钟无盐,《禹门关》的杜金娥,《葵花岭》的杨排风等。
二旦多扮年轻活泼,花俏机灵的少女,步法轻盈,注重表演。有《白玉簪》的飘香,《花田错》的刘玉琼,《两世缘》的银星,《燕青卖花》的李氏,《珍珠旗》的海飞英,另外二旦代角戏有《罗成修书》的罗春,《关公训子》的关平,《盘肠大战》的罗章,《双潼台》的洪信等角色。
老旦专演老年妇女。有《寿阳关》的朱母,《龙凤剑》的吴国太,《三进士》的孙淑琳,《五岳图》的张奎母,《徐母骂曹》的徐母等角色。
大花讲究身架气质,刚勇沉稳。有《肉龙头》的赵匡胤,《打金冠》的薛刚,《双救驾》的吴汉,《破庆阳》的厉王,《黄金台》的伊立,《犯错误金龟》的牛英登,其中《四国齐》中的齐王一角,大花行当应工,糅入丑行身段,表演别致。
二花扮演粗犷豪爽或枭勇的诸侯武士。有《飞虎山》的王彦章,《紫金镖》的樊龙,《锁五龙》的单雄人,《飞龙逞》的郑恩,《黑驴报》的高登云等。
三花除了常演民间小人物外,还扮演帝王将相之类角色。有《蓝田带》的齐景公,《金殿赐旗》的汉景帝,《五龙会》的朱温,《月明楼》的施守伦,《药茶记》的张浪子等。
四花介于丑行与净行之间,是后来增加的行当。常兼演二花行中的次要角色。有《木门道》的司马师和张虎,《滑油山》的阎山等。
至于缩成200字的短文,自己慢慢缩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1:50
江西古老剧种之一。发源于宜黄县,迄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中心流传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闽西一带。宜黄戏班在明朝就很出名,我国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剧作《临川四梦》,最初就是由宜黄班演出的,并因此有“宜伶”、“宜黄子弟”之说。但那时的宜黄班先唱弋阳腔。“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的流行。不久,引进了海盐腔,随后占据了江西剧坛,盛极一时。
现今流行的宜黄戏,是清初在宜黄县发展起来的( 因江浙音“宜”、“二”不分,故后来有人称“宜黄腔”是“二黄腔”)。究其根源,可以直溯明朝的西秦腔。这种西秦腔的曲调包括以唢呐伴奏的[二犯]及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其中的[二犯]因较之西秦腔之“二犯”有很大发展,便成了独树一帜的宜黄腔。乾隆初,宜伶又以原配奏乐器大筒胡琴改为主奏乐器,从此唢呐[二犯]及平板[吹腔]一变为胡琴腔。清代戏曲家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曾写道胡琴腔起于江右(即江西),又名二黄腔。胡琴腔的诞生,标志着板腔音乐在南方增加了一路。宜黄腔崛起后,流行很广,现赣剧、徽剧、祁剧中所唱的“二黄腔”(或称南路),是直接由宜黄腔传去的,所以宜黄腔对我国许多剧种中“二黄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明末清初开始专唱“宜黄腔”。清末以后,吸收了其它乱弹的声腔和剧目(如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南北词等)而成为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宜黄戏剧种。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期间宜黄已无专业班社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宜黄县为恢复这个古老剧种,于1956年定名为宜黄戏并正式成立专业国营“宜黄戏剧团”。(19年撤消)。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宜黄戏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