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3: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3:00
资本证券化既然是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因此,就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资本证券化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增强资本效率,使资本的作用更能得到发挥。资本是过去财富的利用,而要使财富得到充分利用,就必然增加其流动性,提高其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由于资本证券化,使得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并使资本细分化,从而可以使资本具有高流动性和对社会的高强度渗透力,从而使资本大量减少了沉淀、闲置和浪费的状况,并在流动中增强了活力。
金融证券化机制的效能显示,在社会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总量规模为既定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能够使用的资本规模相对扩大,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层次也相应提高。这解释了长期来使我们困惑的—个问题,即为什么在实物经济规模或人均产值接近的情况下,—国的资本供给会比另一国显得充裕。比如,前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实物经济规模并不比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地区差,但在资金的充裕程度方面却大相径庭。本文无意否定经济*中其它因素的作用,只是想说明商品经济向高层次发展需要相应的金融机制。如果金融机制中缺乏有效的证券行业,其金融效率就不可能提高,经济就难以摆脱资金短缺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证券业发达的国家并非没有资金不足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可能性,但应看到证券业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已经发挥了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必须走规模经济之路。于是,经济机制需要创造出一种能满足大量资本需求且能长期稳定供给资本的工具。无疑,单靠银行间接融资是很难满足这一需求的,而且银行也难长期稳定地向社会大规模提供资本。换言之,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金融机制中仅有货币形式的金融工具已力不从心,社会需要创造出既能够大量满足资金使用者的需要又能够使货币供给量相对稳定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就是债券和股票等。它们一旦产主并介入经济体系中,必然使经济运行机制各方面及各环节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推动商品经济跃入新的层次或阶段。
此外,由于证券流动和交易兼具投资和投机的双重特性,因此,对所有的闲置货币都具有一种潜在的*和动员力,这一点是银行*所不可能具备的,正是由于这种*作用,把更多的非资本货币转化成了资本,扩大了资本运行总量。 银行主要通过货币的存、贷业务来满足社会资金需求,由于存款创造货币倍数原理的作用,银行不能将全部存款转为贷款投放到经济领域中去,否则流通中货币总量会迅速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在这类金融机制的作用下,国民经济常常陷入两难选择,要么多发货币通货膨胀,要么资金不足,甚至发生资金不足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矛盾现象。
我们可以从前几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得到某种启示。10多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总规模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这一方面表明我国货币银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大为加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对货币银行业的利用已达到最大的限度,货币超量供给带来的通货膨胀阴影至今还没有消失。即使这样,我国各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仍没有半点满足之感,企业、*对资金短缺的呼声此起彼伏。这种矛盾现象提醒我们,在实物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仅仅依靠货币银行业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不仅会拖延经济正常的发展速度,而且会付出通货膨胀的代价。因为货币银行业对实物经济提供有限服务的前提条件是货币数量的加速扩张,这种加速由银行信用自身的机理所决定。可见,现代商品经济必须寻找新型的、更具效率的金融机制。
而证券化金融机制正好弥补银行作用的不足,因为,它在增加融资工具的同时,货币供应量却相对稳定;社会资金总量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能趋于合理,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如,当银行信贷不能满足企业正常发展速度所需资金时,企业可通过证券机构和主管部门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社会各阶层动用自有资金购买该类企业的股票。一般讲,这类资金原来的用途大多是消费领域,当被证券市场吸纳后,从宏观资金帐户看,社会用于消费或闲置的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投资领域,社会积累资金在既定货币流通量基础上相对增多。在购买证券的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于银行存款,但证券市场对存款的吸纳效应与银行对存款的利用有区别:后者使社会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前者则相对减少了银行信贷规模。与此类同,*发行国库券的金融效应在于,社会由货币存量形成的总购买力并没有跟随扩大,但总购买力在各经济主体即*、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合理分配了社会资金的用途,提高了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 作为筹集长期资本的企业,为了降低筹资成本,喜欢证券集资。因为企业以长期借款方式筹集资金,因其期限长、风险大,并非长期贷款都可以取得实际担保,自然要提高利息,长期贷款利息过高,企业利润相应减少,靠成经营上的困难。采用证券集资,因证券的流动性,会使利息降低。同时,*出于对金融市场管理的需要,往往要制订金融机构分散风险的规定,*对某一企业及某类行业放款的额度,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这样,一个企业向银行取得大量的足够的长期资金,不仅要承担很重的利息负担,而且也常常难于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还有,在国外资金的引进中,传统的方式是信贷,或是外国银行信贷,或是外国*信贷,或是世界金融机构信贷,或是外国企业和财团信贷,这几年由于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了债务危机,外国贷款人均裹足不前,倒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本移动取得了替代地位,这就是国际信贷向国际证券化发展,发展中国家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吸引外国投资者。这种替代趋势是由信贷的流动性不及证券的流动引起的。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愈发达的国家,票据、证券及其市场也愈发达。在这些国家中,*为筹集长、短期资金,均通过发行中长期公债券和短期国库券;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为解决短期周转资金,多运用票据和短期债券。信用活动票据化和资本筹集证券化是当代金融市场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