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3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3

清照这首小令以简朴字句、情节来串结,用叙述、对话体的方式来交待来龙去脉,宛若电影画面般将镜头从远拉近。首先描述一夜不停息的风雨,纤细的女子忧心户外绽放的海棠不能入睡,只能藉酒消愁,赖以排遣。一觉醒来,拥衾未起,询问启户卷帘的侍女,粗心的女侍往外望,漠然回道:“都一样啊。”女主人听了,叹息不已:“你难道不知道吗?那红的变少,绿的见多吗?”李清照以其纤细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见着了一夜风雨,不由自主便兴起词人惜春、惜花的愁怀。〈如梦令〉整阕词表面上似乎只是平铺直述海棠花的凋零,其实女词人从中更想吐露的是闺中少女对于青春流逝的焦虑与忧愁,因此以“绿肥红瘦”来比拟对春天的留恋。
李清照〈如梦令〉其实也是善取前人智慧,运用许多先人的巧思,再加以点缀、拔乎其萃,成为千古绝唱。〈如梦令〉背景的铺陈受唐人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点化而来,采其风雨、花落的意象。至于更直接的关联,则取自唐末韩偓〈懒起〉一诗:“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韩诗中清楚点出夜雨、海棠、卷帘,其抒发感触皆被李清照所本,脱胎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虽承袭前人牙慧,但出乎其类、技压群雄,反闻名遐迩,为后人所盛传。
◇【历久弥新说名句】

李清照《如梦令》一词最经典之句在于“绿肥红瘦”,王士祯《花草蒙拾》评此为“人工天巧,可谓绝唱”,李清照的同代诗人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也说:“绿肥红瘦,此语甚新。”李清照以红、绿相对称,对比甚为鲜明、强烈,不仅丰富视觉飨宴,也让人品会更深层的韵味,因而突出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李清照词以外,白居易也曾将色彩的运用比拟得相当精湛,其〈忆江南〉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以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相对印,丰富了诗词色彩的美丽,让人感同身受,仿佛真见火红的旭日、蓝绿的深邃江水。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也常为后人拿来代称春逝夏来。近代文艺作家琼瑶,善喜在其作品中穿插宋代诗词章句,早期作品《窗外》描述一对年龄差距甚大,且不为外界许可的师生恋,男主角是位中学国文老师,女主角则是正值二八年华的豆蔻少女,两人因为皆对文学有所爱好而陷入爱河。其中琼瑶就曾引用李清照词“绿肥红瘦”来代称炽热夏天的到来,她写道:“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的气候正和提早来到的春天一样,夏天也来得特别早,只一眨眼,已经是‘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了。”沈从文的作品《如蕤》更绝,将洋溢诗意的“绿肥红瘦”拿来实际比拟女性穿着打扮,在《如蕤》一开头他就写:“从二楼上来了一个女人,在宽阔之字形楼梯上盘旋,身穿绿色长袍,手中拿着一个最时新的朱红皮夹,使人一看有‘绿肥红瘦’感觉。”从“绿肥红瘦”的形容带出小说女主角的特征。沈从文还嫌一次不够深刻,下文又再度强调一次:“正因为那点‘绿肥红瘦’的暮春风度,使人在第一面后,就留下一个不易忘掉的良好印象。”沈从文并非不了解李清照词句内涵,而是故意运用巧思、谐意来塑造形象,让人一看就印象深刻,经典名句因而得以脱胎换骨,以新形象继续在新时代辗转流传。--文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3

清照这首小令以简朴字句、情节来串结,用叙述、对话体的方式来交待来龙去脉,宛若电影画面般将镜头从远拉近。首先描述一夜不停息的风雨,纤细的女子忧心户外绽放的海棠不能入睡,只能藉酒消愁,赖以排遣。一觉醒来,拥衾未起,询问启户卷帘的侍女,粗心的女侍往外望,漠然回道:“都一样啊。”女主人听了,叹息不已:“你难道不知道吗?那红的变少,绿的见多吗?”李清照以其纤细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见着了一夜风雨,不由自主便兴起词人惜春、惜花的愁怀。〈如梦令〉整阕词表面上似乎只是平铺直述海棠花的凋零,其实女词人从中更想吐露的是闺中少女对于青春流逝的焦虑与忧愁,因此以“绿肥红瘦”来比拟对春天的留恋。
李清照〈如梦令〉其实也是善取前人智慧,运用许多先人的巧思,再加以点缀、拔乎其萃,成为千古绝唱。〈如梦令〉背景的铺陈受唐人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点化而来,采其风雨、花落的意象。至于更直接的关联,则取自唐末韩偓〈懒起〉一诗:“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韩诗中清楚点出夜雨、海棠、卷帘,其抒发感触皆被李清照所本,脱胎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虽承袭前人牙慧,但出乎其类、技压群雄,反闻名遐迩,为后人所盛传。
◇【历久弥新说名句】

李清照《如梦令》一词最经典之句在于“绿肥红瘦”,王士祯《花草蒙拾》评此为“人工天巧,可谓绝唱”,李清照的同代诗人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也说:“绿肥红瘦,此语甚新。”李清照以红、绿相对称,对比甚为鲜明、强烈,不仅丰富视觉飨宴,也让人品会更深层的韵味,因而突出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李清照词以外,白居易也曾将色彩的运用比拟得相当精湛,其〈忆江南〉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以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相对印,丰富了诗词色彩的美丽,让人感同身受,仿佛真见火红的旭日、蓝绿的深邃江水。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也常为后人拿来代称春逝夏来。近代文艺作家琼瑶,善喜在其作品中穿插宋代诗词章句,早期作品《窗外》描述一对年龄差距甚大,且不为外界许可的师生恋,男主角是位中学国文老师,女主角则是正值二八年华的豆蔻少女,两人因为皆对文学有所爱好而陷入爱河。其中琼瑶就曾引用李清照词“绿肥红瘦”来代称炽热夏天的到来,她写道:“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的气候正和提早来到的春天一样,夏天也来得特别早,只一眨眼,已经是‘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了。”沈从文的作品《如蕤》更绝,将洋溢诗意的“绿肥红瘦”拿来实际比拟女性穿着打扮,在《如蕤》一开头他就写:“从二楼上来了一个女人,在宽阔之字形楼梯上盘旋,身穿绿色长袍,手中拿着一个最时新的朱红皮夹,使人一看有‘绿肥红瘦’感觉。”从“绿肥红瘦”的形容带出小说女主角的特征。沈从文还嫌一次不够深刻,下文又再度强调一次:“正因为那点‘绿肥红瘦’的暮春风度,使人在第一面后,就留下一个不易忘掉的良好印象。”沈从文并非不了解李清照词句内涵,而是故意运用巧思、谐意来塑造形象,让人一看就印象深刻,经典名句因而得以脱胎换骨,以新形象继续在新时代辗转流传。
当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外地做官,李清照经常出门找朋友喝酒谈天,当然是很纯洁那种,以至于有感而发写的。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4

1、写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是一首追忆诗。她遭受了重大变故,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2、原文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③常记:长久记忆。
  ④溪亭: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写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附近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之阳。
  ⑤藕花:荷花
  ⑥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⑦鸥鹭:泛指水鸟。
  译文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4、简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4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是一首追忆诗。她因遭受了重大的变故,想起小时候游玩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作者感到诗性,写下了这首流转千年的小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5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是一首追忆诗。她因遭受了重大的变故,想起小时候游玩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作者感到诗性,写下了这首流转千年的小令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