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5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3:43
一、氯气
1、分子式:CL2 分子量:70.91
2、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3、危险特性:氯气不可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激烈反应,而发生爆炸。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4、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醇类、氢气。
5、侵入途径:吸入
6、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吸入可能引起严重但非致死性的肺气肿与气管病变,大量吸入可致死。
7、接触限量:1毫克/立方米
8、泄露处理:撤离泄露污染原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应急处理人员应戴正压试呼吸器,穿防护服,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9、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烧,消防人员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毒防火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电源,喷水冷却容器。灭火剂为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四氯化钛
1、分子式:TiCL4,分子量:1.71
2、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液体,有刺激性酸(臭)味,遇水呈白色烟雾,在空气中发烟。
3、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水分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4、禁忌物:强氧化剂、水、强碱
5、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6、健康危害: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四氯化钛,能引起不同程度灼伤,愈后留有*素沉着。其烟尘对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轻度中毒,会出现呼吸道粘膜刺激征象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咳嗽等,可发展成肺水肿。
7、毒性:高性毒类
8、皮肤接触:尽快用纸(干布)或棉花等擦去毒物,然后用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9、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洗10分钟或用2%的碳酸氢钠冲洗、就医。
10、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呼吸困难及时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11、食入: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12、泄漏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带自给式呼吸器,穿防化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将地面洒上苏打水,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13、灭火方法:砂土、干粉、禁止用水。
三、盐酸
1、分子式:HCL。分子量:36.46
2、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3、危险特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4、禁忌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5、侵入途径:吸入、吸食
6、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能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7、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水沟等*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理。
8、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3:43
海绵钛 生产流程中有害物质吧,主要有氯气、高钛渣、石油焦、HCl、TiCl4。
氯气泄露的话,范围就没法说了,只能看补救措施怎么样。
高钛渣和石油焦主要是车间内,会有粉尘颗粒。带防尘面罩应该没问题。
HCl是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是影响不到环境的。
TiCl4遇空气挥发吸水,生成物有盐酸,吸入的话对人内脏有破坏。影响范围应该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