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33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4 08:27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以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够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巴甫洛夫实验是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20:53
“巴普洛夫”效应指条件反射。
实验内容:巴普洛伐在研究狗的进食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形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扩展资料
由实验得出的规律
(1)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2)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3)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再比如,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和“末”、“日”和“曰”。
(4)分化: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如狗只对某一种铃声产生反应,对其他近似铃声不做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20:54
“巴普洛夫”效应指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
1、一个是中*,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CS),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响。
2、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UCS)。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肉,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
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无条件反应(UCR)。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CR),即没有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通常,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
扩展资料:
巴甫洛夫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三方面:
1、心脏的神经功能;
2、消化腺的生理机制(获诺贝尔奖);
3、条件反射研究。
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人物简介: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俄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英文: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是第一位在生理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20:54
巴普洛夫,苏联生理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并以此著名,因对消化生理的研究而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金。 他是第一个用生理学实验方法来研究人和高等动物的大脑活动,并创立了大脑两半球生理学和条件反射学说的人。巴普洛夫显现差不多就是指条件反射现象。条件反射就是: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是他们彼此建立其联系,即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20:55
将狗对食物之外的无关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现象,称之为条件反射。所谓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某种条件下,非属食物的中*也与食物刺激同样引起脑神经反射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20:56
搜索巴普洛夫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