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8:3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32
假如你穿越到了元末明初,下面四位英雄你最想跟谁做兄弟?
1、小明王
韩林儿虽然为大宋帝君,但是却一直以小明王称之。这是因为,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当初在发动的时候,声称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并自称自己是宋朝皇室后裔,鼓动百姓反元。
韩林儿号称宋徽宗九世孙,故国号称宋,以迎合汉族人民的民族感情,表示“复宋”之实现;所谓“小明王”者,是为迎合“明王出世”之预言,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来到。
如果说《明史》还只是表示对韩林儿身亡的疑惑,那么《明史?廖永忠传》就已经明确地表明,韩林儿就是被廖永忠覆舟而亡,廖永忠事后还被朱元璋问罪。《蒙兀儿史记》则更是明言,韩林儿就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廖永忠作为一位部下,如果没有朱元璋的授意,又如何敢擅自处死韩林儿呢?毕竟尽管韩林儿无势,但是身份还是摆在那里的。
而朱元璋也确实有杀害韩林儿的理由,那个时候朱元璋已经势大,但是却一直有一个大宋政权在上面压着。只要韩林儿不死,大宋则不亡。大宋不亡,那么朱元璋受于世俗所限,就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权。所以为了更进一步,朱元璋将韩林儿杀害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2、朱元璋
在,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个有“色彩”的人。他奇特的个性、传奇的身世、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以及独树一帜的治国驭人之术,都令人好奇,引人深思。
3、张士诚
张士诚原先还能与朱元璋一部分庭抗礼,最后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打败,丢掉了自己的势力和性命呢?
张士诚起先势力不大的时候,还想着开拓领地。等到后来占据吴地之后,久开始贪图享乐。吴地多年没有战事,经济不受影响,人口数量巨大,经济发达,生活自然比其他地方更为繁华。张士诚占据这一带之后,就被富贵迷花了眼,此后奢侈享乐,不务政事。不仅是他,还有他手下的一干将领,而言随之沉迷。他们在府中饮酒作乐,大肆纳妾,生活奢侈。每当有战事的时候,又拖拖拉拉,不愿受军队寒苦。等到了军中也是不务军事,只想着戏耍享乐。
而朱元璋本人志向高大,手下将领都是虎狼之辈,长期参加战争,养成了铁血之气。早先张士诚与朱元璋军队对上就吃了败仗,更别说后来耽于享乐之后,更是没有战胜的希望。
张士诚本性软弱,行事畏手畏脚,没有大局观。当朱元璋的有腾龙之势的时候,另一方义军首领陈友谅就曾经写信建议张士诚与其结盟,共同应对朱元璋。张士诚表面答应了,但等到实际开战的时候却根本不管陈友谅,端着小板凳在一旁观望。
张士诚这一做法是十分愚蠢的,本就打不赢朱元璋,不与人结盟,反而抱着侥幸的希望。朱元璋表明了是有统一天下的心得,这个时候他不与陈友谅互帮互助,等到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后腾出手来,就是他的灭亡之时了。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在消灭陈友谅一部,吞并陈友谅势力之后,朱元璋利落的对张士诚发起进攻,最终将张士诚一部灭亡。
4、陈友谅
从众多史料的记载来看,陈友谅雄心不小,胆量极大,而且也不乏以权术驾驭部下的能力。因此,很短时间里,便迅速整合出一个在割据群雄中土地面积最大、人口与兵力最多的“大汉”国,一时间相当咄咄*人。
从投身造反开始,到自立为“大汉”皇帝,他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种顺风顺水,可能造成了他极好的自我感觉,以为自己真的是天之骄子,天命所归。于是骄横自负,甚至在处理事关重大的军国大事时,都显得相当粗疏草率。
显然,此人综合素质中的重大缺陷,是导致其毁灭的致命伤。他似乎从来没有过谋定后动、事缓则圆的深谋远虑,做起事来,常常是跟着感觉走,事到临头先干了再说。很有点拿破仑“先投入行动,然后再见分晓”的气概。可惜,他不是拿破仑,他没有拿破仑的*、军事天才,好运气也不会永远笼罩在他的头上。事实上,以我们今天特别常见的事例回望历史,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或者反过来说,以这些历史反观今日,许多用常情常理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便豁然开朗洞若观火。
鄱阳湖大战之前,陈友谅曾经两次率优势兵力叫板朱元璋,结果,全部由于他的寡谋躁动、大而无当而一败涂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33
相比之下,还是朱元璋吧!朱元璋能称为开国皇帝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才会受到很多人的拥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33
朱元璋最值得做兄弟,因为朱元璋能力非常出众,能够带领大家推翻元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5:34
常遇春。元末明初,朱元璋的大将常玉春,为人很讲义气,最值得人和他做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