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区发展旅游业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2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43

我国现有滩涂面积350多万公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滩涂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场所,自古“营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就与滩涂紧紧相连,现代滩涂开发更是有增无减,新一轮滩涂大开发又掀热潮,*像参与西部大开发一样重视开发滩涂资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滩涂是发展海洋旅游业的重要场所,无论是沙质滩涂,还是泥质滩涂,都可以发展具有特色的滨海旅游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感知、期望和价值趋向也在变化,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娱乐旅游层次,而是追求更高的旅游层次。发展东部沿海的滩涂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滩涂资源条件,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省(市)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全国
沿海滩涂面积(104ha)51.3233.876.1528.86217.09
占全国%23.15.602.8313.29100
浅海面积(104ha)2437814834651523504123802
占全国%19.6911.985.2618.99100
江苏省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达65.8万公顷,江苏沿海滩涂地*江、淮河、沂沐河三大水系的下游,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大表1沿海省市海岸线、沿海滩涂和-15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陆海岸线全长953.8km。滩涂资源十分丰富,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4,总面积达980万亩,居全国沿海省市之首,主要分布在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内、。与全国沿海各省市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相比,虽然江苏省滩涂面积、浅海面积均处于全国前列(见表1),与北邻的山东、南邻的浙江相比,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却相当缓慢。
一、开发江苏沿海滩涂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1.发挥地理优势,形成区域特色
江苏沿海一带有着丰富的滩涂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围垦了数万亩的滩涂,形成了高产养殖基地、农牧基地、盐业基地、以及沿海珍禽自然保护区,这些都形成了沿海的经济特色。滩涂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是发展农林牧副渔的良好基地,更是发展现代旅游业难得的宝地,如能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对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有益。江苏省的沿海滩涂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自然资源未被开发利用起来。我们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发,不断推出特色生态旅游产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游客的需求。
2.增强吸引力,促进对外开放
虽然江苏沿海地区蕴藏着很大的资源潜力,但是目前处于全国沿海经济发展的薄弱带,对外缺乏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尤其是交通、能源、通讯不发达,被称为全国沿海的“经济洼地”。而通过开发建设沿海滩涂旅游,为外商来此投资提供各种优惠*,建成便捷的海、陆、空交通和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等服务设施,建设成为全国沿海的交通枢纽和黄金海岸,就能吸引外商纷纷前来投资或者观光游览,从而促进黄金海岸的建设。
3.产生集聚效应,加速海岸建设
目前整个沿海的潜在优势仅是分散的优势,开发建设还未形成综合优势和效应,许多开发建设项目之间缺乏应有的实质性联系。例如开发旅游项目同开发其它服务项目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而开发建设沿海的滩涂生态旅游,则可把潜在的优势挖掘出来,将分散的优势聚集起来,从而形成聚集效应和综合环境效应,加快黄金海岸建设的步伐。
4.发展滩涂旅游,适应发展需要
目前,江苏沿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明显受到旅游空间容量的*。其原因是沿江地区主要旅游资源尤其是太湖旅游区旅游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并呈现出过度利用状态,主要表现在旅游接待人数增加缓慢。同时,沿江地区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过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例如太湖景点分布过于集中,水体污染严重,从而影响到该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以沿江地区特别是太湖旅游区为核心的江苏旅游基本格局已经难以维持江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而沿海滩涂旅游完全可以成为江苏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空间。
二、开发建设江苏沿海滩涂旅游的条件
1.旅游资源丰富,特色各异
⑴各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区
各自然保护区景观各异,特色鲜明,或以珍禽异兽显示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或以山海磅礴之势令人神清气爽,这些必然会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发展前景广阔。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已建立起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①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大丰林场鸭儿荡,占地15000亩。保护区共分为3个放养圈:核心圈面积45亩,中圈1815亩,外圈13140亩。麋鹿因其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名“四不象”,属世界稀有动物。
②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由射阳沿海滩涂组成,总面积338.7万亩,其中核心区18万亩。丹顶鹤俗称仙鹤,象征吉祥如意、健康长寿、高尚文雅,属世界稀有珍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盐城沿海滩涂素有“丹顶鹤第二故乡”之称,为丹顶鹤提供了良好的越冬栖息环境。
③云台山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市郊,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5.3米,为江苏第一高峰。云台山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林木苍翠,花果满山,云气蓊郁,成为苏北平原上自然植被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处“植被岛”,被誉为“东海第一胜境”的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
⑵海岸风光
江苏沿海地区海岸线长,风光优美,从地质类型上分基岩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两种。基岩质海岸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境内,是发展海滨生态旅游的理想选择,集生态观光、农业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而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苏北盐城境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后备资源,可以作为南淤北蚀、辐射沙洲等多种景观开发。多姿多彩的海岸景观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来体验海的神韵,一睹海的风采。
⑶生物奇观
江苏沿海滩涂宽阔平坦,土层深厚,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看,不少生物奇观可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在辽阔壮观、一望无垠的滩涂风光带上,滋生着品种各异的海产品和滩涂动植物资源。盛产青蛤、泥螺、文蛤、四角蛤蜊等贝类,以及鱼、虾、蟹等海洋生物。其中由于底栖动物的埋居深度较浅,即使没有赶海经验的游客,也可以进行采捕活动。南通现已开展名为“海上迪斯科”的采贝娱乐旅游项目,反响很好。潮落后滩涂上随处可见泥螺、锥螺、寄居蟹等,可开展以“风采渔民”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让游客与渔民们一起下海采集海产品,体验渔村生活,感受渔民乡情和海洋渔业文化。
⑷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在旅游业中作为人文景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以其特有的风貌,具有特殊的作用。沿海地区人民长期以渔业、盐业和农业为主,自古民风淳厚朴实,长期形成的民俗风情极富旅游项目的开发价值。以盐城为例,民俗风情主要有以下两类:①岁时风俗。当地的渔民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自发举行龙舟竞赛活动。这种海滨渔民的龙舟竞赛活动从“龙舟”的装饰到队员的服饰,从竞赛的规则到设置的锦标,都与湖南、广东等地的赛龙舟活动有较大区别,地方特色浓郁。此外如春节、元宵等节气活动很多,不再一一介绍。②生产生活习俗。海边渔民出海打鱼前,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极为严肃庄重,农民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场合穿戴的服饰也很有观赏价值。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极易引起旅游者的陌生新奇感,是开发旅游业很好的人文资源。
2.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江苏海岸带处于我国海岸中心部位,这种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沿海南北交往的通道与枢纽。东陇海铁路横贯本区北部,它东起连云港,途径中原,向西抵达我国大西北,是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对外门户和经济贸易重地。江苏沿海南隔长江与苏州、上海相望,地处黄金水道的咽喉。东出黄海,可达国内外诸多港口;西有长江与中上游城市相连。宁连、宁通高速公路将本区与省会南京连接起来,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3.客源稳定,市场广阔
双休日的实行、高速公路的开通,沿海周边城市,包括上海、苏锡常、南通、扬州、合肥、芜湖、杭州等均已进入二日(三日)游的地域范围。交通活跃、休闲时间的增加、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应能带动江苏滩涂生态旅游业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抓住机遇,开发沿海滩涂旅游,创造新的旅游热点,把丰富的客源变为现实的旅游收益。并且紧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客源市场稳定可靠。同时,连云港地区又是最接近我国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海滨区域,其经济腹地占全国国土面积36.5%,总人口的24.5%,是华东、西北、中原等十一个省区最便捷的出海口,随着亚欧*桥的开通,将带动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居民到江苏沿海地带旅游。
4.*稳定,环境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家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加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欣赏口味的提高使得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正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对开发建设沿海滩涂旅游的大环境十分有利。连云港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又是新欧亚*桥的东桥头堡。南通是长江北第一个大型港口城市,也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素有“扬子第一窗口”、“江海明珠”之称。
5.领导重视,社会支持
在开发建设沿海滩涂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滩涂的开发建设项目历来十分重视。*的高度重视为沿海滩涂旅游开发在资金、土地、投资环境等多方面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和优越的前提条件,而且沿海地区人民早就盼望把沿海一带建设成黄金海岸,对加快滩涂开发建设举措表现了很高的热情,并予以大力支持,投资旅游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涨。逐步富裕起来的广大群众闲暇之余对旅游、休闲、娱乐的渴望等,均将成为滩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启示我们:沿海滩涂旅游开发时机已经成熟,应抓住机遇,加大力度,使其水到渠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