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贵 何沁学:浅谈对联修辞的境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1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8:47

浅谈对联修辞的境界
山西 张兴贵 何沁学

对联,发源于对偶句,一副标准的对联,它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对偶”。而“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因此,完全可以说,对联这种文学体裁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格。对联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文字修辞、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几乎所有的修辞格都可以在对联中找到,离开修辞,对联就会失去固有的魅力,对联与修辞的紧密关系于此可见一斑。
“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
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境界,正是这种境界打动了人心,才赢得了其不竭的生命力。对联无疑是一种文学体裁,具有其独特的境界。对联的境界、对联的魅力是依靠修辞体现出来的。
这里,笔者以古今名人的对联为例,对对联修辞的境界试做分析并就教于方家。
对联修辞的境界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第一,对联修辞的“常境”是使对联的语言更加形象。
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是任何对联创作者都不会忽视的,但往往因不得其要领而陷于窘境,鲁迅先生在致李桦的一封信中说:“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可见修辞对表情达意的重要性;杜甫有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越是名家越注重语言的锤炼。对联语言的高度凝练不次于别的文学体裁,因此,可以说,让语言生动形象是对联的起码境界,亦即“常境”。
请看以下几幅对联:
驼背桃树倒开花,蜜蜂仰采;
瘦脚莲蓬歪结子,白鹭斜睨。——清·张之洞
此联用“摹状”的修辞和精到的遣词,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野外画图,使本不入眼的驼背桃树和歪脚莲蓬趣味顿增,同时也使蜜蜂和白鹭显示出几许顽皮性格。
南桥头二渡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西岸尾一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这是清代林召棠和老船公合作的一幅对联,上下联各用一个比喻,用短短的二十六个字,就使江中、江边的繁华景象表现了出来。
池中荷叶鱼儿伞;
梁上蛛丝燕子帘。——明·祝枝山
荷伞、是人们常说的,但这里作者使这把伞有了主人,蛛丝人们一般说是蛛网,似乎带有一定的贬义,在这里,作者巧妙地把它说成是燕子的“帘”,趣味就很浓了。此联,依靠比喻,生动形象,令人过目不忘。
野外黄花,似金钉钉地;
城中白塔,如玉钻钻天。
这是清代王尔烈对私塾先生出句而成的一幅对联,把黄花比喻为金钉、把白塔比喻为玉钻,似乎不是很新鲜,但妙的是出句和对句者,都用了词性转变的手法,使这幅对联取得了难得的艺术效果。
以上几联,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寥寥几字,风流尽显。
第二,对联修辞的“高境”是使对联的“意象”更加丰满。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深思》中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许多对联离不开意象的构造,如何让这意象更具灵性,更有情感,更能打动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辞手法是否运用得当。请看以下对联
雨过树头云气湿;
风来花底鸟声香。——明·贾唯孝
风随柳转声皆绿;
麦受尘欺色易黄。——清·严遂成
这是明代贾唯孝和清代严遂成的两副联,都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贾联让听觉和嗅觉互相沟通,使鸟声有了香气,严联让听觉和视觉互相沟通,使风变成绿色的,是修辞手法让鸟声和风这两种意象在联中具有了灵性,让人一读,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清·郑燮
山光扑面因朝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清·郑燮
这是清朝著名才子郑燮写的两幅联。第一幅,作者用拟人手法,绝妙的想象,把春天里很常见的风吹柳,雨润花这种自然现象描写的栩栩如生,让风和雨这两种意象在这里生机顿现,活泼有趣,当然一个“放”和一个“瞒”字更显示出作者推敲文字的功力;第二幅,作者同样运用拟人手法,借助于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构思,将江雨初晴,微风叠浪的一幅画呈现在人们面前,充分表现了“神与物游”、“思与境谐”、“意”与“象”应、“情”和“景”合的自然美,营造出绝美的意境。
春信千家传紫燕;
山歌一曲动银锄。——梁石
这是梁石先生写的一幅春联,1992年获全国迎春征联一等奖。这副联,作者运用了拟人和通感两种修辞手法,让很难出新意的春联,具有了难得的意境美,正如作者所言;“对联意境与诗的意境一样,无情则无意,无景也无境界,情景高度统一,创作出的对联,意境自然高远。”
第三,对联修辞的“化境”是使对联的底蕴更加深厚。
对文学作品的功用,古人早有论述,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唐代文学家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涂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对联,作为文学作品体裁之一,同样具有说明道理,寄托情感,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道德的功能,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对联的思想底蕴,而恰当的运用修辞,可以使对联的这一特性更显深厚。有例为证:
以天为幔,以海为襟,天海展青蓝,此地风光焉有二;
与国同心,与民同气,国民争俯仰,斯人功德允无双。——余元钱
这是2002年厦门“嘉庚”征联一等奖,上联写景,下联抒情,集比喻、夸张、规则重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为一体,新奇、大胆、奇特、浪漫,勾宏摄要,高度概括,浓浓的爱国情包含在其中,全联厚重高远,令读者灵魂震撼,堪为佳作。
强避桃源称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杨昌济
这是杨昌济先生写的一幅自题联,产生的时代背景是:1915年,湖南省第一师范校长无理增缴学杂费引起学生愤怒,XXX、蔡和森等发起了驱逐校长的运动,而校方则欲开除学生,当时,杨昌济、XXX等联名反对,迫使校长收回成命,此联并未直接了当地表明支持学生,而是以曲笔的修辞手法,借自题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全联措辞含蓄委婉,立意深邃豪迈,是曲笔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淡如秋菊何妨瘦;
清到梅花不畏寒。——姚密斋
这是慈利知县姚密斋为县衙题的一副联,联中运用了两个比喻,对为人为官进行评述,言语不多,但含义深远,使人明事理,受教育,弘道德,全联不是空洞地去说教,而是借菊梅两种君子花,融形象于议论中,耐人寻味。
对联内容来源为生活,依靠修辞去表达,古今诸多名家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嘉联,认真研究这些经典作品,寻找其中规律,对提高对联创作水平,增强对联的艺术感染力,弘扬对联激浊扬清的教化功能很有必要,需要我们认真去实践、去总结,以促进对联国粹的光大,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