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认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1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12:05

先给你举一个例子:
张三走在大街上,碰到李四,李四指着远处一鸟儿对张三说:“张三,你看那只鸟儿多好看,你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吗?”,张三说“我不认识。”。
有人说,“认识”就是“知道”的意思,如果仔细琢磨,其实两个词汇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认”和“识”同样也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字,只不过现在把这两个字给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汇而已。连“知道”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含义字组合在一起的。
现在,假设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本《数学乘法表》,进行学习。在学习之前,这个人的脑海记忆中,会是什么样子?一定是对《数学乘法表》没有相关的信息,或者对《数学乘法表》的相关概念和信息是完全或者不完全的缺失。如果这个人的脑海里,储存了该书的相关概念和信息,那么该人就一定掌握了或者说不完全掌握了该书的内容。
在脑海中,没有某一项信息,或者没有存储某一项信息,才会导致“学”。“学”是一个客观信息到达脑海中并存储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是局限于信息被视力力及之后进入大脑,并第一次知道该信息的过程,至于该信息所要表达的概念、方法、方式等相关内容对于这个人掌握的程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因此“学”只是一个信息接收的过程,与接收的程度和记忆的强弱没有任何关系。信息从客观位置,在光媒介的作用下,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肌肤等感觉器官,进入大脑后,就完成了“学”的过程。
例如:1+1=2;被该人接收到后进入大脑,完成对“1+1=2”的“学”的过程。至于“1+1=几”的答案记没记住没有任何关系。
而“习”,是在“学”之后,“习”是一个对客观信息强化的过程和一个对信息记忆强化、方式、方法的巩固和强弱的程度。在时间尺度上,一定是先有“学”,而后有“习”。“习”一定是非“第一次的”,一定是对客观信息的第二次开始。先有“学”,而后有“习”。“学”是“习”的必要条件,而“习”不是“学”的必要条件。人可能会去“学”,不一定会去“习”。
因此,该人在学习《数学乘法表》的时候,他要实现“学”的过程,必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叫“学”:
1、之前,脑海中无相关的信息;
2、第一次完全读完该著作的过程。
上述两个条件一但完成,“学”的过程也相应的完成,接下来这个人会根据自己脑海对该著作的内容的掌握作出两个选择:
1、再也不去看该著作,这叫“学则止”;“学而止”不一定不是不懂,也不一定就懂。
2、反复看该著作,这叫“学而习”。固有“温故而知新”。
“习”的过程,是完全掌握相关信息、方式、方法的过程,直到脑海里的印象达到一定
程度。
当这个人把《数学乘法表》“学”完,“习”完之后,突然有一天看到“4+4=8”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认”。“认”是建立在脑海中已经存在某种信息,脑海中已经记忆了该种信息后,客观信息通过视力、听力、肌肤等感知,到达脑海中的过程。因此“认”的过程包括的必然条件是:
1、之前,脑海中已经存在相关信息;
2、客观信息到达脑海的过程完成。
同样“认”的过程,一但结束,会立即进入下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做“识”。“识”是一个大脑对已经记忆的信息对客观到来的信息的一个对比和甄别加工的过程。在时间尺度上,一定是先有“认”,而后再有“识”。同样,在“认”的过程完成后,同样有两种选择:
1、“认”而不“识”,所以对客观信息的“只认而不识,不辨其真假”;
2、“认”而“识”,对客观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容“认而识,而得其真假”。
“认”和“识”一定是“学”和“习”的过程结束后,对客观信息的处理加工和反馈。
在上述文中,“学”、“习”、“认”、“识”反应了大脑对客观信息的活动情况。在时间尺度上,先后顺序是不可以颠倒的。“学”和“习”是大脑对客观信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认”和“识”是对“学”和“习”的反馈和应用。而这四个词的含义和概念截然不同,四个词的整个过程,就是“知”。而“知”一定是要包含“应用的”。“知”是“学”、“习”、“认”、“识”的目的。
在古文中“知”的含义是“箭头”正中“盾牌”的意思。引申为“了解,懂得,通晓,明白,能体会”等相关含义。这些含义中都有“应用”的内涵。
所以叫做“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即“学”完要“习”,“习”完会“认”,“认”完会“识”。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把“认”和“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词汇“认识”。
例如如下事件:
张三走在大街上,碰到李四,李四指着远处一鸟儿对张三说:“张三,你看那只鸟儿多好看,你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吗?”,张三说“我不认识。”。
张三之所以不“认识”那只鸟,是因为“鸟”在光媒介的作用下,信息通过张三的眼睛进入张三的大脑后,而大脑中从来没有存储该种“鸟”的相关信息,所以张三的大脑在完成“认”的过程后,就无法自动进入“识”的甄别过程。所以整个过程就叫做“认识”。如果张三的大脑中已经存储了该种鸟的相关信息,那么其大脑在“认”完之后,一定能“识”出该鸟叫什么鸟,也叫“认识”。“认识”是大脑对已存储信息和客观信息对比之后,确定两者完全一致后得到的肯定的结果,相反,得出完全不一致的结果时,张三一定会说“他不认识”。“认识”同样是在“学”、“习”之后才能完成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12:06

认识是认知知识,即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从广义上讲,认识包含人的所有认知活动,即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的统称。认识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刺激的接收、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等一系列阶段。从狭义上讲,认识有时等同于记忆或思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12:06

日常口语中的“认识”其实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主体对物
第二种:主体对主体
第三种:混合(需要选择用第一种含义 或 第二种含义)
——————————————————
第一种:主体对物(可以简单理解成“人对物”)
就是字面上的含义
简单说,就是你看见一个东西,你知道它是啥
我看见一个青菜,知道它是青菜——我认识青菜
我看见一个青菜,我不知道它是啥——我不认识青菜
这个物,可以是具体的东西(我认识青菜),或者某个分类,或某个知识点(知识点可以看作虚拟物品)
——————————————————
第二种:主体对主体(可以简单理解成“人对人”)
相互看见,并彼此知道
比如日常对话中:我认识小张(大家可以判断,我和小张,相互认识,我和小张彼此能说得上话)
——————————————————
第三种:混合
这个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了
比如:我认识姚明——这句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认识”
这就句话里姚明是什么?
是物(知识点)明星名人作为一个知识点存在的时候——姚明不认识我(属于第一种,我认识青菜,但是青菜不认识我)
是和前者对等的主体,那么我和姚明就是彼此相识的(属于第二种,我认识小张=小张认识我)
姚明作为一个名人,他具备两种属性,1知识点,2人的名字
虽然容易混淆,但是前两种解释里,总有一种是可以适用,但是听见这句话的人一时不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来理解——但是最终,还是要用第一,或第二来解释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12:07

认识是表面,了解是深层次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