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S版三年级语文上教案

2021-01-01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三单元

9、电脑棋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能对电脑产生兴趣,体会使用电脑的乐趣。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电脑棋手是怎样下棋的。 3、掌握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重难点: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电脑棋手是怎样下棋的。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儿电脑吧,那你们和电脑下过棋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和电脑下棋,同学们一定会感兴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会写的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4)理解词语的意思。

 望尘莫及、规则、风度等词。 (5)扩展词语。 (6)指导书写。

 重点指导:“技”、“矛”、“规”、“虚”。  学生练习书写。 3、学习会认的字 4、认读多音字。  应、着、重 5、积累词语。

 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抄在本子上。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2、默读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电脑下棋的过程。 二、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读课文。

(1)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交流。

(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

(2)不理解的语句在小组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师指导。 三、朗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

 (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 (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四、课外廷伸

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

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 教学反思:

10、走马灯的奥秘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 5.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

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

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像;茅以升介绍等。)

 第二课时

一、资料交流:

1.上节课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子。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 二、读课文,再次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 1.指名课文,思考。

2.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3.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安排不同地点.)]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 朗读感悟、评议。

 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  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 随学生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  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 四、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反思:

11、孩子考科学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

3

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2、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2、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第二课时

4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12*空气在哪里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5

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三、自由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出示:

 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学感悟。 四、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2. 空气所在肺里  作用供氧气

3.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汇报、评议。

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要求:

1、通过词句练习,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同音字,进行区分;初步了解重叠词的特点,积累词语;通过对一般陈述句和“把”字句的朗读感悟和转换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2朗读、理解并背诵关于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懂得读书的重要; 3、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独立阅读《第一个望远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通过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一.谈话引入,区分同音字:

1.在汉字中有很多有趣的字,板书: 须需

2.问:谁知道这两个字念什么?板书音节。

3.那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你能分别组一个词吗? 4.体会一下两个字有什么不同?查查字典。 5.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说一说。 6.板书学生说的字。

7.引导积累:课下我们可以多积累些这样的字。召开一次同音字大聚会。

6

二.照样子写词语:

1.谈话导入:其实汉字中不仅有很多有趣的字,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看,这些词::灰灰蒙蒙。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前面是表示颜色的,后面两个相同的字表示灰的样子。) 2.像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3.填空体会,总结:这样的词语叫做ABB式的重叠词。它可以把颜色表示的更形象、具体。我们在写句子时可以学习用这样的词语。 三.照例子改写句子:

1.引入:刚才我们学习了同音字和重叠词,下面我们看两个句子: 2.出示:

走马灯吸引住了茅以升。 茅以升被走马灯吸引住了。 3.指名读:

思考:两句话意思一样吗?“被”前后内容什么关系? 4.拓展练习:你能仿照例句说话吗? 出示:我们打开了电脑。 指名让学生改写: 5.自由练习说句子。 6.语言实践: 学生练习纸:

(1)妈妈搬来了花盆。(2)小明踩脏了语文书。(3)小猫捉到了老鼠。 2.小组交流、纠正。

第二课时

一.积少成多: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喜欢读书吧?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书? 2.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3.自由读,思考:这些语句都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4.小组讨论:每句话什么意思? 5.背一背,同桌互相检查。 二.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第一个望远镜》,圈出不认识的字。

2.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认识生字(问同学、查字典、拼音节)。 3.小组合作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分自然段、分部分等方式)。 4.指名分段读,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5.学生质疑,教师板书问题,同时出示文后思考题:

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西是怎样做的?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6.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7.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互相补充、纠正。 三.能说会道: 1.谈话引入: 2.读懂题目要求:

3.明确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方式:

几种请假方式?分别需要哪些角色进行表演?表演时分别会说什么? 4.分别以两种方式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5.同时以评价和追问及点拨的方式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礼貌、简练、明确、清楚等。)

6.板书响应的词语。

7

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请假的口语交际练习.如果我们不能用说的方式请假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写请假条。 二.课件出示请假条:

1.仔细观察请假条,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归纳学生所说。题目:在中间。 称呼(假条给谁写的):左上角。 正文:开头空两个格。

落款:右下角。(与请假人的关系、姓名,之间空格) 写假条的日期:落款下面。 3.探究正文写法:

(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你发现写请假条要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

(3)以小组方式汇报,师生补充,总结: A语言简练、意思清楚。 B内容:请假原因、请假时间。 C文明礼貌(您、请。) 4.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5.小组交流,修改。 第四单元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两首,认识诗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心情。 4、默写古诗。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三、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

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2.解决生字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

4.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中的重点字词。 6、.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诗意。 7、.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8、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四、创设情境,想意境、悟诗情。

1.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内化情感。 五、拓展背诵,指导写字。

8

1.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全班交流背诵情况。 2.谁还读过李白的其他诗呢?引导学生交流课外内容。 3.复习本课6个生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诗”“帝”“岸”的书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默写《早发白帝城》 2、收集李白创作的其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2、指名复述古诗大意。

3、教师小结导入:李白归心似箭,两岸风景如画,他却无心欣赏,真是可惜。今天,老师要好好地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书课题:《绝句》。

二、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

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三、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四、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五.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柳”“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六.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

七、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八、识记生字, 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背诵、默写《绝句》。

(3)收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 教学反思:

14《庐山的云雾》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9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简介庐山的云雾。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2.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

10

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2.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2、齐读课题

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第二自然段)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这样写,还有这种感受吗?(品词品句)

11

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极了。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比较,感受,重点理解到处都是,很广阔,有趣。) 自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的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们再读读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

(4)(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不光有绿色,还有其它花的颜色点缀着,还散发着清香,这里的景色真美。)

野花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有()有(),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 2、教师范读。请同学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1)、请学生放声自由读 2)、指名读,感受广阔美丽

3)、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最后是()。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们知道草原不仅是广阔美丽的,而且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2、轻声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1)说(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2)训练语言(因为矫健的雄鹰„„所以„„) (3)小组同学连起来说说。

(4)听录音:小牧民多么快乐,所以神气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他在歌唱什么?

二、想象、创新

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我们一起创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学了课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表达自我感受) 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创作。 展示创作并评价(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12

16*赵州桥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

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铺垫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赵州桥》(板书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4)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第1段的学习过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是:一读,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三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13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①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学习朗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③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反义词。)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①划线部分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顺序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②在练习完毕,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用后,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四

教学要求:

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4、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 5、练习介绍家乡。

14

重点、难点:

1、正确辨析形近字。

2、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在组词。 1、认读四组形近字。 2、比较它们的不同。

3、指名扩词后纠错,然后读一读。 二、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读题明题意。

2、读题中例句,掌握合并句子的方法。 3、学生齐读例句,再次感受合并的方法。 4、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并句子的练习。

5、教师小结:平时说话、写话时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由同一个主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时,后面的主语就可以适当省略。 三、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识多音字:柴、鹿柴。

5、理解诗题:鹿柴——表示一个地名。 6、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7、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给大家介绍介绍。

8、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练习背诵古诗。

10、认识诗人王维: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创作的许多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风光的。

11、师生交流王维创作的其他古诗。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阅读平台”与“能说会道” 教具准备

课前调查:走走、看看、问问,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 1、谈话导入。

2、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3、精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神奇。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这四小节的诗歌中,主要是围绕哪一个小节进行描写的?

6、教师总结:诗歌按照从总到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中树林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雨中的树林犹如一个新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二、能说会道——谁是最佳小导游

15

1、指名认读本题中的提示。

2、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任务。 3、学生独立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4、指名反馈,联系介绍家乡。

5、集体评议,指导学生进行清楚,有序地介绍家乡,突出家乡的美丽或可爱。 6、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介绍,交流。 7、各小组推选一名小导游,在全班交流、介绍。

8、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举手向小导游提问,请小导游认真回答。

9、全班评议:十佳小导游。

10、教师总结:家乡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家乡有有趣的风土人情,家乡有我们幸福的家园,我们不仅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们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家乡、美化家乡。 三、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 课前准备

课前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树林、小河、田野、道路、建筑„„,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动笔赞美它们。 2、教师板书:介绍一处景物。 二、观察表达,口头介绍

1、说说你最喜欢身边的哪一处景物?问什么? 2、出示提示,引导观察、说话。 3、学生按提示独立观察,准备描述。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议。

6、同桌互相介绍,互相评议。 三、理清思路,动笔写作

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再整理一下,然后动笔开始写作。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评析、练习修改。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