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熊笑了 1

2021-05-27 来源:吉趣旅游网
科学活动:小熊笑了(歌唱)

班级:中一班 时间:2014、11、18 执教:薛雅琼

一、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感知“有洞才能透光”这一科学现象。 2、乐于参与活动,愿意在动手、动脑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手电筒若干、手工纸剪成的小熊头型若干(供幼儿操作使用)、手工纸剪成

的大熊头型1个,并在眼睛的部位开两个小洞、盘子若干(里面放记号笔、纸、剪刀、粗细不同的钉子、胶水等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探索 关键问题:

1. 师:我这里有一只手电筒,假如我对着墙壁打开手电筒,猜猜能看到什么?

(幼儿认为手电筒的光会照到墙上。)

2.师追问:我手上还有一只小熊(教师出示剪好的小熊头型),假如我把小熊放到手电筒和墙壁的中间,猜猜能看到什么?

(有幼儿说会产生影子,其他幼儿纷纷赞同,都表示墙壁上会出现小熊。的影子。) 3.师:真的是这样吗?那就请你们拿着手电筒、拿着小熊去试一试,不仅要看看墙壁上会不会有小熊的影子,还要试着让小熊的影子投到桌子上、椅子上、黑板上„„

【此环节旨在鼓励幼儿探究光和影的关系,感知光、小熊(遮挡物)与墙壁(屏)之间的关系。当墙壁上、桌子上、椅子上、黑板上„„出现小熊的影。子时,幼儿会高兴地拍起手来,大呼小叫着邀请教师来欣赏自己的成果。此环节时间不必过长,教师可以在观察中鼓励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表达影子产生的过程,还可以提醒幼儿仔细观察小熊的影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下面的环节做好准备。】

4.师:我这里有一只大熊(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材料),我打开手电筒,大家一起来看看天花板上大熊的影子和刚才小熊的影子一样吗?

(幼儿很快发现,天花板上大熊的影子居然有两只“眼晴”,便大叫起来:“不一样,不一样,大熊的影子上有眼。睛!”)

5.师挑战幼儿:有办法让小熊的影子也有眼睛吗?

【此时幼儿情绪高昂,在他们的眼里为小熊添加“眼睛”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而教师则可适当倾听幼儿的想法,以此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

(教师听到有的幼儿说在小熊的脸上画了眼睛,影子上就会有眼睛;有的幼儿则认为在小熊的脸上贴上眼睛,影子上就会有眼睛。)

(二)、幼儿探索,巡回观察

【教师介绍事先准备好的盘子,告诉幼儿盘子里有纸、笔、胶水、剪刀等材料,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尝试验证。】

幼儿动手操作,可不一会儿就会意识到画眼睛、贴眼睛的方法都不可取。只是,有的幼儿还不服输,甚至尝试在小熊的正反两面都画上眼睛,可结果还是令人失望,他们发现无论他们怎样“行动”,小熊的影子依然是黑乎乎的,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看到“眼睛”。

(三)、集体讨论,修正方法 关键问题:

1. 师:小熊影子上有眼睛了吗? (幼儿汇报了各自的结果,有点沮丧。)

2.师:看来,画眼睛、贴眼睛的方法都不能成功,还有什么方法能让小熊的影子上出现“眼睛”呢?

(幼儿面面相觑,也许在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地继续猜测,也许有极个别。的幼儿有了正确的方法。)

3.此时教师一手握拳、一手拿着打开的手电筒,适时推进、演示。 ——手电筒照着我的拳头,看看黑板上出现了什么?(拳头的影子。)

——拳头的影子是怎么样的?(黑黑的,像拳头的样子。)

——如果我的拳头变一变(教师慢慢放松自己的拳头,直至握成空心拳),看看黑板上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仔细观察,但很快就会发现:空心拳里透过了光,使得拳头的影子上有了“亮点”。有幼儿兴奋地大叫:“小熊的眼睛,小熊的眼睛。”至此,大部分幼儿开始意识到“有洞,光就能透过去”。于是,大部分幼儿开始提出要在小熊的脸上挖洞洞,他们确认挖洞会是一个好办法。)

【其实,教师用拳头的变化让幼儿清晰地看到了“有洞才能透光”的“秘密\",这一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为幼儿的实验成功搭建了“脚手架”,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四)、再次操作,体验乐趣

这次操作,每一个幼儿都信心满满,他们用粗细不同的钉子在小熊的脸上挖洞,果然,结果都令人满意,小熊的影子上出现了“眼睛”,幼儿一片欢声笑语。

(五)、分享成功,巩固经验 关键问题:

1.师:这次都成功了吗?

2.教师请出两名幼儿,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展示他们的小熊,并将两只小熊的影子进行比较,结果幼儿发现两只小熊的“眼睛”是不同的,一只小熊的“眼睛”小,另一只小熊的“眼睛”大。教师追问:为什么两只小熊的“眼睛”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发现洞大,影子上的“眼睛”就大;洞小,影子上的“眼睛”就小。】 3.师:小熊有了“眼睛”,有没有办法让小熊张开嘴巴笑起来呢?可以用什么办法?为什么?

【设计这样的问题旨在为幼儿提供进一步巩固经验的空间。这里,教师不必等待幼儿一一作答,让幼儿七嘴八舌地表达各自的理由即可。。事实上,此时幼儿已不再有迟疑,都坚定不移地表示“有办法”。有的幼儿会说:“给小熊挖一个嘴

巴!”有的幼儿则说:“我会用剪刀为小熊剪一个嘴巴!”而教师完全可以共享幼儿的快乐,欣喜地看着幼儿兴高采烈地继续他们的“工作”,不再打扰他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