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实践方略

2022-01-31 来源:吉趣旅游网
・本 刊 专 稿・ 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实践方略木 田 刚 [摘 要】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比较难的,教育科研成 果的大量闲置,是教育领域最大的浪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涉及教育研究的各个环节,也涉及 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应该有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作思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既是教育研究为教育 发展服务的主要途径,又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应该加强政府统筹,建立健全教育科学研究 成果推广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教育研究;成果推广;方略 随着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的深入 (二)水平不高——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差使 贯彻落实,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政府及社会的广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难 泛重视,从而使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成为教育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科学研究活动的定义 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如何搞好教育 “科学研究活动是任何旨在增加科学知识积累,并把它 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从实践层面讲,应该认真解决好 应用于实践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成 认识问题、工作思路问题和工作机制问题。 果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有教育科学知识增 一、提高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认识 量,一个是经过实践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是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是远远不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该是既来源于教育实践、又高 够的,也是比较难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于教育实践,推广起来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 (一)重视不够——教育行为的随意性使教育科 由于教育科学研究目前确实存在着重学术理论价值、 学研究成果推广难 重个人功利价值的现象,导致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需 教育行为本是一种最应该讲求科学的行为,但实 求脱节。研究课题选题针对性不强,课题大则空、小 际并非如此。从教育决策的行为来看,不论是涉及一 则散,急功近利意识突出;研究过程简单化,不愿深 个地方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还是包括一项具体工作 入实际研究问题,习惯于闭门造车,在现成的文献中 的政策、措施、办法的出台,很少有像经济决策那样 搞筛选;研究成果概念化,对成果价值和适应推广的 的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往往是临时动议、领导说了算; 因素考虑较少,成果的成熟度、配套性和操作性差。 从教育教学的行为来看,虽然教育教学有基本的规范, 即使有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课题,其成果也不适销对 但教学的过程教师也具有相对的随意性。教育行为的 路,单项成果多,综合配套成果少,增时的成果多, 随意性与教育无直接风险的特点相关。如发展中国家 增效的成果少。正是由于成果本身不科学,或应用性 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稀缺,一个时期不论突出发展哪一 不强,既难以形成共识,也增加了推广的难度。 类教育都是符合国情的;又如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素质 (三)条件不畅——推广行为的不确定性使教育 提高是绝对的,不论怎么教都是有效果的。从这个意 科学研究成果推广难 义上讲,教育决策行为也好,教育教学行为也好,是 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相比,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有 没有什么直接风险的。潜在的风险也因教育的迟效性 不同的特点。一是无形性。虽然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 而无法立时体现。这样,教育行为的实施就不容易发 载体有多种多样,如研究报告,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 生失误。即使有失误,也不会立即反映出来;即使反 调研报告,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编著包括教科书、 映出来了也无法评价就是失误,哪怕造成了实实在在 教育普及读物、古籍整理出版物、工具书等,但教育 的不良后果。教育行为失误的无法评鉴,促成了随意 科学研究成果都有教育思想理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理 性的盛行,因而使认识出现偏差,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念是无形的,成果不论用哪种有形载体表达,都无法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也就被束之高 完整、全面地体现教育思想理念的更新,或者说教育 阁。 思想理念的更新仅靠有形的表达也是不能真正做到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实践方略” (课 题批准号FFB0602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fg者简介】田刚,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湖南’长沙410005) 一 ・哆‘ j:z l;, ● ●2009年第9期(上半月刊)● 二是不可模仿性。虽然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具有相对的 对性、对象的差异性等,所以,不是所有的成果都可以 推广的,而且即使可以推广的成果也是有限度的。在 选择成果时,应该尽量考虑符合该研究成果特质的条 件,如教育层次相同,或教育类型相似,或教育水平 共性,但同样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会因师生对象、 工作环境、区域习惯等条件的不同而无法模仿复制。 三是效益的不显性。因为教育的滞后忖,成果推广要 见到效果需要较长的周期,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近等因素:只有注重提高成果的可推广性,成果推广 才有一个好的前提,也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 “坚持四个面向”——确定成果推广的服 务领域 因为这些特点,也就决定_r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要 下更大的气力。但是,在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的大背景 下,教育科学研究经费更显不足,既绝对数量不足, 又相对数量不足。而在有限的教育研究经费中,能用 教育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教育, 于推广工作的几乎没有,这就更加制约了成果的推广。 包括教育的目的、方针、政策、法令、学制,教育规 同时,接受和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体凶受教育 水平、风俗习惯、传统经验、宗教信仰的影响,对成 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加上教育科学成 果推广工作还没有进人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日常议事 日程,既没有工作要求,也没有形成专门的T作体系, 因而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使成果推广难以达到应 有的效果。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难,以致成果大量闲置, 这是教育领域最大的浪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教育 科学研究活动的收获,是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与开发的 知识形态表现,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认识和把握。教 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就是扩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在教育实践中的使用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正如经济 ■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一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 教育科学研究,也就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 成果推广是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纽带, 也是相结合的平台,既是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发展服 务的主要途径,又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没有 成果推广,教育科学研究于教育实践活动无补,就成了 “空中楼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就会因缺乏有效的 手段而维持在低水平的状态。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 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就没有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理清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基本思路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涉及教育科学研究的各 个环节,也涉及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不能设想用单 纯的行政手段或一劳永逸的办法就可以推行,应该有 ~个系统的综合的考虑。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一) “注重一个前提”——提高成果的可推广性 提高成果的可推, 性,应该从课题研究开始。首 先是课题立项要突出针对性。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解决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所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应该就是研究的课题。特别是省以下研究的课题,应 该以问题研究为主,强调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其次是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应用性。虽然成果都有 教育思想理念的更新,但可以尽可能通过有形的制度、 规定、技术、课件等体现出来 第=t是在成果的表现 卜,要注重技术和手段的共享忡,简便、易懂、好使 川。这样研究…来的成果, 便于推广:提高成果的 可推广性,还要沣重成果的适应性。教育科学研究成 果一般具有该研究的特质,如时间、空问、思维的相 模、结构、体系及机构设置布局,教师状况及物力、 财力等;微观层面的教育,则是根据教育目的转化而 来的教育具体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 教学媒介等,是以学校为载体的。所以,教育的两个 层面对成果的需求是不同的。宏观层面需要的是对调 控教育规模、结构、体系、质量等政策措施性的成果; 微观层面则需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 等方面操作性强的方法与措施。从两个层面的不同需 求出发,成果推广要坚持四个面向:一是面向教学。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制度,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核 心,同时教学领域还是教育科研的发源地、生存发展 之地。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也应该是成 果推广的永恒重点。二是面向管理。不论是教育行政 管理,还是学校管理,教育管理对教育和学校的发展 具有决定性和导向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如不面向这 个领域推广,不仅推广的效果要大打折扣,而且教育 科学研究也难有较好的发展。三是面向决策。为教育 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也是 成果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的科学决策、民主决 策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该为各级政府 的教育决策提供先进理念、科学保证和决策指引。四 是面向社会。在现阶段,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对 教育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左右着教育行政 的决策。如何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科学知识转化为 人们易学易懂、喜闻乐见的内容向社会普及,以此转 变社会的教育理念,提高人们的内在素质,也是成果 推广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坚持成果推广的 “四个面向”,成果推广才会有一个基本方向。 (三) “突出两个重点”——抓好成果推广的工 作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作基础,一个是学校 , 一个是教师。如前所述,学校是教育的微观基础,宏 观层面的有关规模、结构、布局、经费投入的决策 , 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宏观层面的有关 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质量的要求,也只有通过学校 冈校制宜地贯彻才能体现出来。学校与社会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学校也是面向社会推广成果的基地。学校 抓好了,社会及家长也会接受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 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所以,学校是教育科学研究成 果推广的落脚点。从教师来讲。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 ・本 刊 专 稿・ 理中,教师是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校服务”的 生产销售者。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校学科品牌的档次, 主持人提出成果推广的招标条件,相关单位自由投标, 招标者和投标者双方选择并确定推广方案;第二三步, 双轨并行,组织培训,即进行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操 作技能同步的成果推广培训;第四步,双方互动,实 施推广,即成果方与推广方共同推广成果和完善成果; 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队 伍建设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也是成果推广的基本建设。 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中是双重主体:既是成 果的推广者,也是成果的接受运用者。教师应该有意 识地将自己的和别人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及 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 第五步,双手齐抓,总结评价,即一手抓推广过程, 一手抓推广结果,评价推广效果。在这“五步双元” 自觉的单位的行为融为一体,使成果推广既是工作要 中,教育科学规划管理部门和成果持有单位与有推广 求,又是自觉行为,有效地推动了省级教育科学规划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最新成果帮助学生成 长。同时,教师与学生紧密相依,教师的思想行为必 然深刻影响学生。教师抓好了,成果推广就会从教师 扩展到学生,让学生成为成果推广的受益者,使成果 在真正意义 得到推广。 不论学校也好.还是教师也好,具备改革创新的 意识和能力是成果推广的无形的【作基础。成果推广 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创新的过程,照抄照 搬、简单复制、依葫芦画瓢是做不来的,需要把握成 果的实质,结合校情、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更新,给 成果注入新的知识和经验。南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平 衡,研究的水平有高低,导致教师接受运用成果的方 式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样,成果推广实际上就会成为 再开发的过程,也就可能产生新的成果,实现推广成 果的第二次飞跃。 (四) “讲求多元方法”——选好成果推广的有 效方式 有研究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实质,是 将成果具有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教育实践中的现实生 产力,转化为教育实践的现实效益,即促进教育的改 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果推广要讲求效益, 就要选择有效的方式。推广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传播的 过程,要多形式宣讲成果,让大家了解成果。科学是 允许有不同认识的,也是可以形成共识的,前提是要 了解成果。不了解成果,不形成认同,推广就是一句 空话。宣讲传播成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会议媒 介,通过学术研讨会、报告会,现场观摩会、交流会, 成果鉴定会、评奖会,专项成果推广会等宣讲成果; 又如平面媒体,采取著作、论文、管理办法、评价方 法、推广案例、行动方案等呈现形式宣传成果;还可 以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宣传与介绍。成果推广选择的模 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如纵向推广法,主要通过教育行 政行为由上至下地进行成果推广,也可以说是定向推 广,先观摩,再培训、交流、实验,最后独立开展。 又如横向推广法,由成果持有单位与有推广自觉的单 位在没有教育行政行为约束的基础上进行成果推广, 也称非定向推广。行政手段与学术手段是成果推广的 两个基本手段。湖南近年来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优质成果的推广实践中,把两个基本手段有机结合起 来,探索总结了“五步双元”模式:第一步,双面兼 顾,精选课题,即根据长远和近期两方面的需要确定 推广的成果;第二步,双向选择,制定方案,即课题 课题优质成果的推广。 三、建立健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工作机制 提高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认识、理清教育 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工作思路,关键是要落实到工作 机制上。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正确的认识和明确的 思路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一要增强政府抓成果推广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工作机制,总的来讲,应该 加强政府统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是像发达国家 那样,自发的、渐进的和白下而上的自然演化的.而 是依靠政府统筹、自上而下进行启动的。这种后发型 的模式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同时也决定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观念、 思维方式、制度等大量的软硬环境不匹配的状况,只 有通过政府统筹才能解决。教育作为战略性、基础性、 公益性和迟效性极强的公共领域,加强政府统筹更是 不容置疑的。政府及教育行政领导的科学研究素养、 成果推广意识,往往影响其教育决策的科学支撑度, 影响教育实践的科学依赖度。不论从国情出发,还是 从教育的特性考虑,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都是政府 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抓教育如果不抓教育研究、不 抓成果推广,应该就是失职。所以,要真正把成果推 广摆上政府的教育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成果推广的 领导和指导。 二要逐步建立健全成果推广的工作保障制度。主 要是围绕增强学校和教师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意 识、责任和积极性想办法、出制度。首先,要建立成 果推广的目标责任制。要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 级各类学校和教师接受和运用成果的工作目标,并作 为评价部门、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年度工 作考核、评先表彰奖励和晋升职务职称等挂钩,以此约 束和激励学校和教师注重引进、运用研究成果,促进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运用成果的能力。 其次,要有计划地安排推广项目。各级教育部门应该 运用行政管理手段,按照政策性原则、公益性原则, 根据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推出要推广的成 果项目。这些规定的项目是各级各类学校必推的成果, 学校应该在各个层面落实这些推广项目。再次,要增 加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 应该在教育经费中设立科研和成果推广的专项经费, ■ ・ ‘ 每 当,场・ ●2009年第9期(上半月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 ‘‘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的相 互作用研究”成果公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 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研究” (课题批准号: 该课题主要聚焦于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系统之 间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 展的背景下,由于高等教育毕业生供给的增加所产生 的对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找寻状况的影响, AFA010002),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 组办公室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及这种影响反过来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所产生的影响。 该课题从理论角度、实证角度和政策角度进行分 析,具体的内容为: 一、内容与方法 一 对成果推广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条件保障。最后, 要加强分类指导。要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学校的校情对 果推广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体系,改进管理体制,稳定 推广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使其成为成果推广的主力 军。成果推广也不能忽略市场的调节作用。如果说以 科研机构为主体、多层次专群结合的体系是自上而下 成果推广给予指导:综合类的成果,一般表现为先进 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推广这一类成果关键是教育 观念的转变,对成果主题思想的把握和领悟,而单一 性的成果,当然也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但更多的可能 的纵向体系的话,那么,借助市场的运行方式构建横 向联合体系,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避免纵向体 系容易产生与实践、需求脱节的弊端,提高整个工作 体系的效率。当然,在这个上下纵横的工作体系中, 市县教育科研机构是关键点。要切实加强市县教育科 研机构的建设,不断改进工作环境和条件,让其真正 承担起成果推广的责任,使成果推广工作取得实实在 在的成效。 是注重方法的应用、操作要领的掌握等。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与成果的管理。 目前,有关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管理还停留在重前期 研究、轻后期推广的状态,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前期研 究管理,而没有后期推广管理,立项是起点,结项是 终点,成果如何推广,基本是一个空白。完善课题管 理,就是要发挥课题管理的导向作用,使课题管理促 进成果推广。要完善相应的管理规则。比如,课题结 题,应该同步检查成果推广的情况,至少要看在哪些 场合、用哪些形式推介了课题研究的成果;成果评奖, 也要把成果推广的效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没 有成果推广的情况和效果,课题不能结题,成果不能 评奖。通过完善课题管理规则,约束课题主持人和主 参考文献: 【1j袁振国.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创 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 (17). [2】徐蓓珍.学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研究【EB/OL】. http://jkzx.furongedu.tom/AreaInfo/Templates/Defauh/ViewInfo. 持单位,重视推广环节,使研究与推广互相促进。 四要进一步加强成果推广的工作体系建设。要建 立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成果推广工作体系。 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都有 教育科研机构,集聚了一大批对教育教学颇有研究的 专家和教研人员,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作体系。成 【3】明庆华.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反思【J】.教育 发展研究,2008, (13/14). 【4】袁利平.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特征与机制【J】.教育 科学论坛,2007, (12). 【责任编辑:彭 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